[发明专利]一种混合α烯烃氢甲酰化制备高碳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8205.0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蒋凌云;王鹏飞;王本雷;李继霞;吴青;郝婷婷;张硕;臧甲忠;于瑞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50 | 分类号: | C07C45/50;C07C47/02;B01J31/06;B01J35/10;B01J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烯烃 氢甲酰化 制备 高碳醛 方法 | ||
1.一种混合α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制备高碳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混合α烯烃为原料烯烃和合成气一起通入装有双膦聚合物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烯烃氢甲酰化反应;
其中所述的混合α烯烃为C5~C20的α烯烃;所述双膦聚合物催化剂由活性金属组分和双膦共聚物组成的多相催化剂,其中所述活性金属组分是金属Rh,所述双膦共聚物通过两种单体不同比例共聚调控聚合物的多级孔结构,所述双膦共聚物单体为含乙烯基的双膦配体单体与含有烯烃基官能团的芳烃化合物两种,含乙烯基的双膦配体单体与含有烯烃基官能团的芳烃化合物经溶剂热聚合法聚合后得到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孔容为0.1~5.0cm3/g,孔径分布在0.2~100.0nm的双膦共聚物;所述活性金属组分在所述多相催化剂总重量中占0.01~10.0%;
其中所述双膦配体单体是选自以下各项中的一种:
上述结构式中n的范围为1~4之间的自然数;
所述含有烯烃基官能团的芳烃化合物选自以下各项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α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制备高碳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α烯烃纯度为50~100%,混合α烯烃中可含有的其他成分为C5~C20的烷烃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合成气的主要组分为H2和CO,H2和CO的体积含量为50%-100%,H2/CO体积比为0.5-4.0,液时空速0.01~10.0h-1,气体空速为100~20000h-1,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温度为50~300℃,反应压力0.1-10.0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2和CO的体积含量为80%-100%,H2/CO体积比为0.8-2.0;液时空速0.1-6.0h-1;气体空速为1000~10000h-1;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压力0.6-3.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膦聚合物的比表面积为150~1500m2/g,孔容为0.1~5.0cm3/g,孔径分布在0.2~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2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