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抗病毒组合物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80029.6 申请日: 2022-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5177718B 公开(公告)日: 2023-02-17
发明(设计)人: 邱丽华;闫路路;郭杰匀;王鹏飞;赵超;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8/21 分类号: A61K38/21;A61P31/12;A61P31/20;A61P37/04;A61K38/17
代理公司: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代理人: 高东阳;马赟斋
地址: 51000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干扰素 ifn 及其 受体 抗病毒 组合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包含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和应用。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包含花鲈干扰素IFN‑γ和花鲈II型干扰素受体,所述花鲈II型干扰素受体为CRFB6、CRFB13和CRFB17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应用为包含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制备水产动物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或包含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制备增强水产动物抗病毒免疫力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可显著降低感染花鲈幼鱼后花鲈脾脏、肝脏和头肾组织中LBUSV病毒的拷贝数,同时可降低感染花鲈后花鲈头肾细胞和动脉球细胞系中LBUSV病毒的拷贝数,不仅能增强花鲈对病毒的拮抗能力,也能提高其他水产动物对病毒的拮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素及其受体的应用,具体涉及包含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 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背景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又名海鲈,属广温、广盐性鱼类,具有较好 的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养殖鱼类之一。随着海水鱼养殖 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面积和密度的增大,往往伴随着鱼病的发生。花鲈养殖过程 中疾病尤其是病毒病暴发增多,严重影响花鲈养殖业的发展。要解决产业问题, 基础研究尤为重要,其中鱼类病毒致病机理和花鲈免疫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

干扰素(Interferons,IFNs)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II类α-螺旋细胞因子, 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受到IFN诱生剂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类糖蛋白。IFN并不直接发 挥免疫作用,而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介导该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包括各种趋化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等,从而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是脊椎动物免 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根据其受体和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 的功能,已报道了三种类型的IFN,即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型和III型 IFN是特异性的先天抗病毒细胞因子,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分布和靶细胞的 不同。相比之下,II型IFN是一种关键的免疫调节因子,在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可 调控机体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只发现了一种类型的 II型IFN,为IFN-gamma(IFN-γ),由单拷贝基因编码,基因组结构包含4个外 显子和3个内含子。与哺乳动物不同,硬骨鱼类中II型IFN含两个成员,即IFN-γ 和IFN-γ相关因子(IFN-γrelated molecule,IFN-γrel)。分析发现IFN-γ和IFN-γrel 在基因结构上具有保守性,两者均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IFN-γ具有 保守的IFN-γ序列特征,其C-末端具有核定位信号(NLS)基序,NLS进化保 守,从低等脊椎动物至高等脊椎动物中都存在,对鱼类和哺乳动物的IFN-γ功能 至关重要。

IFN-γ被IFN-γ受体(IFN-γRs)特异性识别后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 然后促进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而激活,并诱导IFN刺激基因(ISGs) 表达。哺乳动物中,II型IFN的受体由两条配体结合链(IFN-γR1/IFNGR1)和 两条信号传导链(IFN-γR2/IFNGR2)组成,两者均属于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成员,在鱼类中被称为鱼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CRFB)。其中IFN-γR1直接与 二聚体化的IFN-γ结合,IFN-γR2则辅助参与信号的传导。在哺乳动物中,只有 一个IFN-γR1。在硬骨鱼类中IFN-γR1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和共线性分析被复制为 两个拷贝,分别命名为CRFB13/IFNGR1-2和CRFB17/IFNGR1-1。已在斑马鱼、 草鱼、虹鳟和达布利氏鲟中鉴定出鱼类IFN-γR2(CRFB6)。目前,有关硬骨鱼 类II型IFN配体-受体复合物的模型仍不清楚,只有物种特异性配体-受体的结合, 如金鱼IFN-γ和IFN-γrel在体外可以分别与CRFB13和CRFB17结合,而当受体 交换结合后未检测到活性。但是,在斑马鱼中,CRFB17对IFN-γ和IFN-γrel的 功能和信号传导有显著影响,同时IFN-γ也需要CRFB13传递信号。在花鲈中, II型IFN及其受体的互作方式和功能还不清楚。对花鲈II型干扰素免疫系统的 研究有助于提高花鲈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0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