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4427.7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罡;成龙;张炜;陈成奎;胥洲;井琦;李润哲;佟国栋;李军;夏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3/00;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陈晶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体 疲劳 试验 加载 标定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以及 车辆 | ||
1.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CAE计算发动机缸体受力最大的主轴承壁和该主轴承壁承受力的最大载荷数值,从而确定出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数值;
步骤S2,根据CAE计算结果分析,判断使用原配套连杆或重新设计加工连杆;
步骤S3,将连杆杆身的位置粘贴应变片后,将应变片与应变仪连接;
步骤S4,将连杆连接至伺服拉压作动器上,使用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反复3次后,从第4次开始正式记录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的应变仪的数据,对指定次数的试验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后的得到数据为最终标定结果;
步骤S5,将已标定过的连杆安装好,准备缸体疲劳试验;
步骤S6,以步骤S4标定的最终标定结果为准,调整液压试验设备的压力,使应变仪的显示值符合最终标定结果;
步骤S7,试验开始后,可随时观察应变仪的数值,对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数值波动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数值是根据试验要求的安全系数与该主轴承壁最大载荷数值的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的应变片与应变仪连接方式为1/4桥、半桥或全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指定次数为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相应处理为取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连杆连接至伺服拉压作动器的方式为:
连杆的大头和下头均通过销子连接至伺服拉压作动器夹具上。
7.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CAE分析模块,通过CAE计算发动机缸体受力最大的主轴承壁和该主轴承壁承受力的最大载荷数值,从而确定出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数值;
连杆模块,根据CAE计算结果分析,判断使用原配套连杆或重新设计连杆;
应变仪模块,将连杆杆身的位置粘贴应变片后,将应变片与应变仪连接;
标定数据模块,将连杆连接至伺服拉压作动器上,使用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反复3次后,从第4次开始正式记录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的应变仪的数据,对指定次数的试验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后的得到数据为最终标定结果;
准备模块,将已标定过的连杆安装好,准备缸体疲劳试验;
缸体疲劳试验模块,以标定数据模块标定的最终标定结果为准,调整液压试验设备的压力,使应变仪的显示值符合最终标定结果;
动态监测模块,试验开始后,可随时观察应变仪的数值,对私服作动器对连杆施加静态压力数值波动进行监测。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加载标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44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