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前轮电磁阻尼减摆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5539.8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7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佘晨飞;唐立明;聂宏;阮爽;洪煜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5/50 | 分类号: | B64C25/50;F16F6/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刘辉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前轮 电磁 阻尼 减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前轮电磁阻尼减摆器,包括第一转子盘、第二转子盘、定子盘、N对磁极、转轴和法兰铜套;定子盘通过法兰铜套和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转子盘、第二转子盘对称设置在定子盘两侧,均和转轴固连;N对磁极设置在定子盘上,产生磁场。工作时,将飞机前轮摆动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转轴,转轴带动第一转子盘、第二转子盘转动,运用电磁感应原理,第一、第二转子盘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第一、第二转子盘在磁场中的运动,并且使第一、第二转子盘的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前轮减摆的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通电,体积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式电磁阻尼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前轮电磁阻尼减摆器。
背景技术
起落架摆振现象是一种危害性的自激振动。当发生起落架摆振现象时,飞行员往往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时就会对飞机起落架及飞机机构造成破坏。解决飞机起落架摆振问题最为有效可靠的方法是安装减摆器。工程上普遍采用干摩擦式和油液式的减摆器。干摩擦式减摆器在结构及价格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是干摩擦式减摆器在滑跑速度较低或者较高的工况下,会提供超过减摆所需的阻尼值,影响飞机滑跑的稳定性以及操纵性能。油液式减摆器虽然可以克服该问题,但是单独的液压源会增加全电飞机的整体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飞机前轮电磁阻尼减摆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前轮电磁阻尼减摆器,包括第一转子盘、第二转子盘、定子盘、N对磁极、转轴和法兰铜套,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所述法兰铜套套在所述转轴上、和转轴间隙配合,且法兰铜套在转轴上轴向固定,使得法兰铜套能够相对转轴自由转动;
所述第一转子盘、第二转子盘、定子盘均呈圆盘状,中心均设有通孔;
所述定子盘套在所述法兰铜套外、和所述法兰铜套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转子盘、第二转子盘对称设置在所述定子盘两侧,均通过其中心通孔和所述转轴同轴固连;
所述N对磁极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定子盘上;每一对磁极均对称设置在定子盘的两个端面上、和定子盘固连,且充磁方向相反;所述定子盘同一侧上相邻磁极的充磁方向相反,且磁极远离定子盘的一端均设有极靴;
所述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和所述定子盘上的磁极之间存在气隙;
所述定子盘通过支架和飞机前起落架外筒固连,所述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和飞机前起落架转动套筒相连。
作为本发明一种飞机前轮电磁阻尼减摆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N=6。
当飞机前轮产生的摆振运动通过传动装置譬如齿轮箱传递到电磁阻尼器后,摆振运动转化为转轴的转动,运用电磁感应原理,第一、第二转子盘在跟随转轴转动时,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会阻碍第一、第二转子盘在磁场中的运动,并且使第一、第二转子盘的动能转变为热能。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永磁式电磁阻尼器设计,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转子盘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会阻碍转子盘在磁场中的运动,并且使转子盘的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前轮减摆的效果,与传统的摩擦阻尼器、油液阻尼器相比,电磁阻尼器的材料属性不会受到影响,并且便于维护,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应用时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电磁阻尼器,2-飞机前起落架外筒,3-飞机前起落架转动套筒,4-第一转子盘,5-定子盘,6-磁极,7-极靴,8-转轴,9-法兰铜套,10-第二转子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5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