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5163.0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4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洪;杨思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C08L23/06;C08L23/08;C08L21/00;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冷祥想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导电 塑料 生产 设备 加工 工艺 | ||
1.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4),所述机体(4)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机体(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15)连接,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13),所述转动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17),所述第一螺杆(13)的旋进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杆(17)的旋进方向反向,所述机体(4)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挤出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构(3)包括本体(31),所述本体(31)的中部设置有塑形部(33),所述塑形部(33)与本体(31)之间设置有塑形孔(35),所述塑形部(33)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4)与所述本体(31)连接,所述本体(31)上设置有连接部(32),通过连接部(32)与所述本体(31)上的出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部(33)由四个凸起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塑形部(33)的截面由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逐渐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1),所述进料斗(1)的底端连接有入料管道(2),所述机体(4)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料口(41),所述入料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靠近所述挤出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引导柱(8)、安装框体(7)、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体(7)上的气缸(6)以及打孔部(9),所述引导柱(8)的一端与所述挤出机构(3)的一端连接,所述引导柱(8)由四个凸起组成,所述凸起上设置有通孔(81),所述气缸(6)的数量有四个,每个气缸(6)与所述凸起对应,所述打孔部(9)与所述通孔(81)对应,所述打孔部(9)设置在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与挤出机构(3)之间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筒(12)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筒(12)的内壁的喷嘴(16),所述冷却筒(12)套设在所述引导柱(8)的外侧,所述冷却套筒的底端通过支撑柱(122)与所述底座(5)连接,所述冷却套筒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管道(121),所述输入管道(121)与所述喷嘴(16)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以及驱动机构安装在底座(5)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的伺服电机(10)以及减速机(11),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齿轮(111),所述输出齿轮(111)固定在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13)与第二螺杆(17)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筒(14),所述安装筒(14)套接固定在所述转动杆(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一侧设置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转动设置有牵引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料,将原料从机体(4)的两端加入;
S2、挤条,将原料从机体(4)的两端向机体(4)的中部同步挤压输送,通过挤出机构(3)挤出;
S3、打孔,挤出的材料的形状为四个依次连接的环形凸起,在凸起上打孔;
S4、切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半导电塑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半导电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乙烯树脂50~60份、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20~40份、橡胶15~25份、增塑剂5~10份、炭黑10~15份、纳米级石墨烯粉2~5份、阻燃剂5~10份、交联剂5~10份、分散剂2~5份、润滑剂2~5份、抗氧化剂2~5份、碱性中和剂0.5~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5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酸葡聚糖的新用途
- 下一篇:一种微小强磁件自动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