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0199.1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攀;雷明星;磯野泰纪;刘丽;刘昊;杨喜红;陈竹君;陈华勇;章睿;万长林;李国伟;冯荣君;姚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B60G13/10;B60G7/00;B60G7/04;B60G1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张继东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车全浮 驾驶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包括横向稳定杆,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翻转臂总成,翻转臂总成靠近横向稳定杆的一端连有车身前悬支架,另一端连有摆臂安装支架,摆臂安装支架与车架连接,车身前悬支架连有驾驶室地板前横梁和纵梁。本发明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解决了中型卡车驾驶室前悬半浮舒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型卡车驾驶室采用前悬半浮悬置,通过橡胶套减振,减振效果差,行驶过程中振动大,平顺性差,满足不了客户对舒适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解决了中型卡车驾驶室前悬半浮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包括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翻转臂总成,所述翻转臂总成靠近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一端连有车身前悬支架,另一端连有摆臂安装支架,所述摆臂安装支架与车架连接,所述车身前悬支架连有驾驶室地板前横梁和纵梁。
优选地,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气囊减震器。
优选地,还包括为所述气囊减震器提供下安装点的车架端前悬支架。
优选地,所述车架端前悬支架上设有对所述气囊减震器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车架端前悬支架上设有保险杠支架和拖钩支架。
优选地,所述车架端前悬支架上还设有高度阀总成,所述高度阀总成根据驾驶室的上下位移控制所述气囊减震器的气压,进行充气和放气工作。
优选地,所述气囊减震器的布置点与所述横向稳定杆同心布置。
优选地,所述横向稳定杆为Φ45,厚度为6mm的空心管,两端墩粗Φ50,材料为40cr。
优选地,所述翻转臂总成与所述车身前悬支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与所述翻转臂总成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翻转臂总成与所述摆臂安装支架之间通过橡胶衬套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减振效果好,装配方便,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横向稳定杆1,翻转臂总成2,车身前悬支架3,摆臂安装支架4,气囊减震器5,车架端前悬支架6,高度阀总成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前悬结构,包括横向稳定杆1,横向稳定杆1的两端均连接有翻转臂总成2,翻转臂总成2靠近横向稳定杆1的一端连有车身前悬支架3,另一端连有摆臂安装支架4,摆臂安装支架4与车架连接,车身前悬支架3连有驾驶室地板前横梁和纵梁。
另外,横向稳定杆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气囊减震器5,为前悬装置提供减振功能,还包括为气囊减震器5提供下安装点的车架端前悬支架6,车架端前悬支架6上设有对气囊减震器5进行限位的下限位块,以及保险杠支架和拖钩支架。
同时,车架端前悬支架6上还设有高度阀总成7,高度阀总成7根据驾驶室的上下位移控制气囊减震器5的气压,进行充气和放气工作,保证行驶过程中驾驶室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气囊减震器5的布置点与横向稳定杆1同心布置,提升驾驶室平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0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管产品十字法测量直径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发热芯、电子烟和发热丝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