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编码RNA的新用途以及由其构建的链球菌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0050.3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琴;陈虹;孙雨婷;许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66;C12N15/74;C12N1/21;C12N9/12;A61K35/744;A61P1/02;C12R1/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 rna 用途 以及 构建 链球菌 | ||
本发明涉及口腔疾病治疗与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编码RNA的新用途以及由其构建的链球菌。一种非编码RNA在制备致龋能力降低的变异链球菌中的应用,所述非编码RNA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方案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无龋儿童牙菌斑中表达量增加,发明人构建了ASvicK的过表达株,证实ASvicK可调控vicK基因表达,并发现ASvicK可改变变异链球菌生长形态、干扰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代谢及致龋性。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具有理想龋病治疗效果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的变异链球菌突变株的技术问题,获得的菌株可用于调整口腔菌群失调,减少高致龋能力的变异链球菌数量,预防龋病的发生及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疾病治疗与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编码RNA的新用途以及由其构建的链球菌。
背景技术
龋病是一种发生于牙齿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牙菌斑生物膜密切相关。变异链球菌是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致病菌,其可利用食物中的糖类,产生有机酸,合成胞外多糖;从而引起耐酸的致龋菌群活性增加及微生态失衡,导致龋病的发生。变异链球菌合成的胞外多糖是重要的毒力因子与物质能量来源,胞外多糖的量、组分与结构与龋病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胞外多糖也为细菌的生存、细菌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细菌对防龋药物的抵抗性都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针对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的研究在龋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TCSTs),是变异链球菌适应性、生存和毒力表达调控中的必需组成部分。其中,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VicRK(virulence control;因vicX与vicRK基因相邻且密切相关,故目前也称VicRKX转录体系)和CovR(control of virulence;也称为GcrR)信号系统与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胞外多糖合成以及产酸等致龋特性密切相关。VicRK双组份系统中,组氨酸蛋白激酶VicK可感受环境刺激信号,传递磷酸化信号,活化同源反应调节因子VicR,VicR被活化后调节细菌生物学特性。如果能够获得VicK或VicR表达水平降低的变异链球菌菌株,就可以控制该菌株的生长速度以及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降低细菌粘附能力和胞外多糖含量,从而降低该菌株的致龋相关能力。但是,现有技术构建vicK或vicR缺陷株的操作较为复杂,且获得的缺陷株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亟需研发一种制备过程简单且具有更好的防龋能力的变异链球菌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非编码RNA在制备预防龋病的变异链球菌中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具有理想龋病治疗效果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的变异链球菌突变株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编码RNA在制备致龋能力降低的变异链球菌中的应用,所述非编码RNA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致龋能力降低的变异链球菌,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11257。
本方案还提供了含有一种致龋能力降低的变异链球菌的微生物制剂。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致龋能力降低的变异链球菌在制备预防或者治疗龋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非编码RNA具有降低变异链球菌vicK基因表达的功效,从而可以改变变异链球菌生长形态、干扰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代谢及致龋性。针对龋病高发,且没有特效药物防治的现状,本方案通过构建反义vicK基因突变株(反义vicK基因突变株,即ASvick变异链球菌),获得提供一种产胞外多糖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产酸能力显著下降的变异链球菌。该突变株可以应用在预防龋病方面,并制成微生态制剂,作为变异链球菌的替代菌株,调整口腔菌群失调,减少高致龋能力的变异链球菌数量,预防龋病的发生。该ASvick变异链球菌现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257,株系名称为ASvicKpDL2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0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参不定根粗提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