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8430.0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众;李艳辉;刘凯;李建娜;张凡;段远望;李紫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途径 利用 临界 氧化 反应热 一体化 反应器 | ||
1.一种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器主体(2),所述反应器主体(2)的上端密封连接端部组件(1),下端密封连接底部封头(10);反应器主体(2)内设置分割导流筒(5),用于将反应器主体(2)内腔分割为不同反应区域;反应器主体(2)的侧面底部开设有反应后流体汇集器引出口(N14);
端部组件(1),所述端部组件(1)上开设与反应器主体(2)内腔相连通的超临界水注入口(N1)、氧化剂注入口(N2)和物料注入口(N3);
底部封头(10),所述底部封头(10)与反应器主体(2)内腔相连通,反应器主体(2)内反应后的固相产物沉积在底部封头(10)内,底部封头(10)的底部开设有固相产物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2)的壁面上设置有壁面保护组件(3),壁面保护组件(3)上开设有壁面保护组件引入口(N7)和壁面保护组件引出口(N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导流筒(5)为依次套设的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一导流筒设置位于第二导流筒内;第一导流筒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区,第一导流筒与第二导流筒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反应区,第二导流筒与反应器主体(2)壁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三反应区;
所述第一反应区的上部与超临界水注入口(N1)、氧化剂注入口(N2)和物料注入口(N3)相连通;下部分别与第二反应区以及底部封头(10)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区的上部与第三反应区相连;第三反应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取热保护组件(4)、掺混水预热组件(6)、物料预热组件(8)以及反应后流体汇集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应区内设置有螺旋隔板(7)。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热保护组件(4)上开设有取热保护组件引入口(N11)和取热保护组件引出口(N8)。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水预热组件(6)上开设有掺混水预热组件引入口(N12)和掺混水预热组件引出口(N9)。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预热组件(8)上开设有物料预热组件引入口(N13)和物料预热组件引出口(N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组件(1)上设置有顶部壁面控温组件(12),所述顶部壁面控温组件(12)上开设有顶部壁面控温组件引入口(N4)和顶部壁面控温组件引出口(N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途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的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封头(10)的壁面上设置有底部壁面控温组件(13),底部壁面控温组件(13)上开设有底部壁面温控组件引入口(N16)和底部壁面温控组件引出口(N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84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