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2194.1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库;李萍;娄玉行;王文磊;裴英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0;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格律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4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is 地质 数据 呈现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及系统,属于GIS模型技术领域。所述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包括:获取GIS模型数据库,所述GIS模型数据库中包括多个基于GIS的地质模型以及每个基于GIS的地质模型对应的标识信息;获取待识别地质数据;获取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将所述待识别地质数据输入至所述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从而获取标识信息;获取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基于GIS的地质模型;将基于GIS的地质模型发送给显示装置以进行显示。本申请的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通过待识别地质数据以及分类器从而获取GIS模型数据库中的对应的基于GIS的地质模型,整个过程方便简介,且不需要人眼识别,提高了效率以及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GIS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以及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系统。
背景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现有技术中,通常都通过GIS系统建立地质模型,而建立的地质模型通常为某个区域的地质模型,然而,当区域较大的情况下,使用者很可能需要找寻某个小部分的地质模型,然而,如果通过人眼去从大区域的地质模型中去寻找小部分的地质模型,则十分浪费时间,而且容易不准确。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所述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方法包括:
获取GIS模型数据库,所述GIS模型数据库中包括多个基于GIS的地质模型以及每个基于GIS的地质模型对应的标识信息;
获取待识别地质数据;
获取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
将所述待识别地质数据输入至所述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从而获取标识信息;
获取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基于GIS的地质模型;
将所述基于GIS的地质模型发送给显示装置以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识别地质数据输入至所述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从而获取标识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待识别地质数据的特征数据;
将所述特征数据输入至所述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从而获取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特征数据包括地下含水层顶板数据、底板数据、地下水位等值线数据。
可选地,所述待识别地质数据为二维地质图像组数据,所述二维地质图像组数据至少包括两个二维地质视图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识别地质数据输入至所述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从而获取标识信息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二维地质视图数据的特征;
通过深度注意力网络融合各个所述二维地质视图数据的特征,从而形成一个融合特征;
将所述融合特征输入至所述经过训练的GIS模型分类器,从而获取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深度注意力网络为深度自注意力神经网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系统,所述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呈现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2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双层复合石英坩埚壁厚检测方法
- 下一篇:双向弯圆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