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8106.0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黄绍敏;宋阿琳;张珂珂;范分良;黄晨晨;郭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37 | 分类号: | C12Q1/37;C12Q1/34;C12Q1/26;C12Q1/6869;C12Q1/04;G01N21/64;G01N21/78;G01N33/24;G01N33/00;A01G22/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崔璐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选 高效 小麦 品种 方法 | ||
1.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若干个供试小麦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供氮水平的施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N0(0kg N/hm2)、正常施氮肥处理N1;
步骤2,测定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进行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
步骤3,分析步骤2中的测定数据,筛选出根系活力高、根际土壤酶活性高、根际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高和多样性指数高的供试小麦品种,即为氮高效小麦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正常施氮肥处理N1中氮肥施用量为165kgN/hm2,氮肥基追比为5∶5,追肥于返青期开沟施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大田试验中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6*9=54m2,行距20cm,重复3次,播种量为150kg/hm,10月中旬播种;磷肥和钾肥在播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磷酸二氢钙687.5kg/hm2,钾肥为硫酸钾施用量144.74kg/h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分别于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冲根,取根尖处5cm根系,采用改良TTC还原法测定根系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中土壤酶包括:β-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多酚氧化酶;选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根际土,土壤BG酶和LAP酶活性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分析法测定,土壤POX酶活性采用微孔板比色法测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方法为: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标准操作规程,对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根际土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以及ITS区域,对于每个DNA样品,在ABI GeneAmp 9700PCR系统上使用TransStart Fastpfu DNA聚合酶对三个重复进行独立的PCR扩增,使用AxyPrep PCR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并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根系活力的测定数据方法为:分析不同供试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均随着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对比在N0和N1处理下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数据方法为:选取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根际土壤酶活性数值,对比不同供试小麦品种之间的根际土壤酶活性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方法为:1)测序结果首先使用QIIME对原始数据进行拼接,过滤,并去除嵌合体;挑出序列长度大于200bp,Barcode和引物序列无错误碱基,平均质量得分Q≥25的高质量序列;采用USEARCH软件在97%的阈值下划分分类操作单元,根据Silva数据库,比对OTU代表序列并进行分类,利用Mothur软件计算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Chao1、ACE丰富度指数,用于评价细菌α-多样性;2)根据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以及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析供试小麦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81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剪枝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测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