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7040.5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龙;周中心;李进华;樊文龙;江训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52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41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方法,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包括依次对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和负极片进行预处理的第一隔膜处理组件、正极片处理组件、第二隔膜处理组件、负极片处理组件,以及将预处理后的第一隔膜和正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复合极片的第一压合组件、将第二隔膜与第一复合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复合极片的第二压合组件、将负极片和第二复合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目标复合极片的第三压合组件、用于对第一隔膜和第二复合极片施加静电的静电产生组件、用于消除目标复合极片上的静电的静电消除组件,有效减少电池极片复合时出现的偏差,提高了电池极片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近几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其动力电池具体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能好等众多优势使其在汽车、储能等得到广泛应用。现在锂电池大致可分为软包电池、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储能电池,在极片制作好之后就是极片间的组合,即卷绕或叠片,其中叠片多应用于软包锂电池,卷绕大多应用于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卷绕是把激光模切好后的极片,通过卷针的转动,把极片卷成一个层层包裹的卷芯状。
目前一般采用的包裹方式为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包裹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极片打皱、隔膜打皱、错位等问题,导致生产后的叠片失效而产生较多的材料浪费,同时也对电池安全也有着非常大的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方法,有效减少电池极片复合时出现的偏差,提高了电池极片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隔膜处理组件,用于放卷第一隔膜并对所述第一隔膜进行预处理;
正极片处理组件,用于放卷正极片并对所述正极片进行预处理;
第一压合组件,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正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复合极片;
第二隔膜处理组件,用于放卷第二隔膜并对所述第二隔膜进行预处理;
第二压合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隔膜与所述第一复合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复合极片;
负极片处理组件,用于放卷负极片并对所述负极片进行预处理;
第三压合组件,用于将所述负极片和所述第二复合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目标复合极片;
静电产生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复合极片施加静电;
静电消除组件,用于消除所述目标复合极片上的静电;
其中,所述第一隔膜包括胶面和非胶面,所述正极片处理组件、所述第二隔膜处理组件和所述负极片处理组件均朝向所述胶面。
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将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和负极片压合在一起形成目标复合极片,在复合过程中,通过分别对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和负极片单独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在复合过程中出现的形变量大而引起错位,同时利用静电产生组件产静电,使得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与正极片、负极片的复合过程更加顺利,且在得到目标复合极片之后通过静电消除组件消除其中的静电,以提高目标复合极片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膜处理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隔膜放卷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放卷机构、第一纠偏机构和第一预热机构,所述第一放卷机构用于放卷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一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隔膜进行纠偏,所述第一预热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隔膜进行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