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唑酮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6730.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3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邵越水;王镇;阮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同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K14/765;C07K16/06;C07K16/4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唑酮 人工 半抗原 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发明公开了一种曲唑酮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曲唑酮人工半抗原的分子结构式如式(Ⅰ),曲唑酮人工抗原的分子结构式如式(Ⅱ)。所述应用是所述曲唑酮人工抗原在制备抗曲唑酮抗体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曲唑酮人工半抗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曲唑酮的特征结构,且具有可以与载体蛋白发生偶联的活性基团,可作为抗原决定簇;进一步制备获得的曲唑酮人工抗原可免疫获得亲和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抗曲唑酮抗体,经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的免疫血清的效价很高,可用于对曲唑酮进行快速、准确的免疫检测和免疫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唑酮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曲唑酮为抗抑郁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以及药物依赖者戒断后的情绪障碍。服用曲唑酮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疲乏、头昏、失眠、紧张和震颤等;以及视物模糊、口干、便秘。少见体位性低血压(进餐时同时服药可减轻)、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极少数病人出现肌肉骨骼疼痛和多梦。
临床研究中曾报道一些不良反应可能与盐酸曲唑酮的使用有关:静坐不能、过敏反应、贫血、胃胀气、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和月经异常等。
目前,对曲唑酮的检测主要依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Q-TOF LC/MS)、核磁共振氢谱(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红外光谱(IR)等方法,但都存在仪器昂贵,检测费时,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的缺点,不能达到现代检测对快速、准确的要求。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免疫分析法可以弥补以上所有缺点,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药物、激素、蛋白质、微生物等)的分析方法,建立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能够制造出对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抗体。但是,由于包括曲唑酮在内的大多数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小于1000),不具有免疫原性,即缺乏T细胞表位而无法直接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故小分子物质被称为半抗原。通过适当的化学修饰,在半抗原分子结构的某个位置上带上端部为活性基团的连接臂,再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生成半抗原-载体偶联物(即人工抗原),人工抗原可以借助T细胞表位来间接诱导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继而产生特异性抗体。
现有技术中还未有曲唑酮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曲唑酮的检测存在仪器昂贵,检测费时,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的缺点,不能达到现代检测对快速、准确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曲唑酮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曲唑酮人工半抗原,
其分子结构式如(Ⅰ)所示:
(Ⅰ)。
本发明中的曲唑酮人工半抗原其通过将曲唑酮的特征结构进行修饰,在远离其主要活性基团的端位上引入了新的活性基团,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其特征结构,又提供了可以与载体蛋白偶联的活性位点,可作为抗原决定簇。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曲唑酮人工半抗原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吡啶三唑酮与氢化钠反应,反应结束后与一氯三碘丙烷继续反应,得到产物A;
(2)将产物A与1-(3-甲氧基苯基)哌嗪盐酸盐反应,得到黄色油状物B;
(3)将黄色油状物B加酸水解,得到白色轻质固体C;
(4)将白色轻质固体C与氢化钠、溴乙酸乙酯反应,得到黄色油状物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同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同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6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