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语义分割的多功能智能辅助识别步行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6701.4 | 申请日: | 202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南佩奇;夏创帅;汪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G06V20/10;G06V10/2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语义 分割 多功能 智能 辅助 识别 步行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多功能智能辅助识别步行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人工智能检测领域。包括视觉信息采集系统、支撑固定头盔,小型雷达扫描系统,信号控制传输线路,数据传输和调理系统,控制器、数据存储、声音传感器集成和电源集成模块,GPS定位控制字发送器,GPS定位接收天线,提醒报警系统,云端数据传输通道,可分离视觉采集系统连接通道和云端服务器。优点是结构新颖,提供一种新的智能辅助行走系统,原理可靠,连接方式灵活,操作方便且便携能力强,实用性较高,使用范围较广,适用于视觉、听觉有障碍的特殊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方便这类人群的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装备于视觉、听觉障碍人群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辅助识别步行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视障人士总数约3.14亿,而中国是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到2050年,全球预计会有7.03亿人面临中重度视力损害或失明。因此,为盲人提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出行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视觉障碍人群的出行,依靠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盲道、导盲杖、导盲犬及视力正常人群的陪伴等方式。盲道是专门为帮助盲人行走而铺设的道路设施,由条形砖和带圆点的砖铺就而成,但事实上,由于盲道在百姓中间宣传力度不够,出现很多盲道被随意占用停车的情况,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对盲人步行造成影响;导盲杖是视觉障碍者用于辨别方向和环境的器具,传统导盲杖对于现在复杂的路面和交通情况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导盲犬虽然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尽可能地带领盲人安全出行,但申请导盲犬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的现代化,电子导盲设备正逐步走进视觉障碍人群的生活,它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他们便利生活和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现有的电子导盲设备主要有手持导盲仪、智能导盲杖、移动式机器人、可穿戴式导盲仪等。手持导盲仪由于受到质量的限制,导致其功能受限,并且手动扫描效率低,易引发危险。智能导盲杖功能单一,安全系数低,而且手杖的晃动影响检测结果。移动式机器人虽然更先进、更完善、更智能化,但是它的硬件和开发成本相当高,并且它的体积庞大,结构过于复杂,不适用于视觉障碍人群日常出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多功能智能辅助识别步行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目前视觉、听觉有障碍的特殊群体城市全天候出行的安全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多功能智能辅助识别步行系统拥有11个本体系统,具体包括视觉信息采集系统、支撑固定头盔,小型雷达扫描系统,信号控制传输线路,数据传输和调理系统,控制器、数据存储、声音传感器集成和电源集成模块,GPS定位控制字发送器,GPS定位接收天线,提醒报警系统,云端数据传输通道和可分离视觉采集系统连接通道;一个外体系统为云端服务器,其中小型雷达扫描系统与支撑头盔固联,信号控制传输线路固定于支撑头盔左前部,数据传输和调理系统固定于支撑头盔右前部,控制器、数据存储,声音传感器集成和电源集成模块固定于支撑头盔顶部,GPS定位控制字发送器固定于信息处理、数据存储,声音传感器集成和电源集成模块上,GPS定位接收天线固定于控制器、数据存储,声音传感器集成和电源集成模块上,云端数据传输通道固定于控制器、数据存储,声音传感器集成和电源集成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6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