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的弹跳滑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3738.5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4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基拓;张佳路;陆国栋;孟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余姚市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B64C31/02;B60F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陈洁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弹跳 滑行 机器人 | ||
本发明属于机械学、机器人技术和弹跳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弹跳滑行机器人,包括机身装置,所述机身装置为椭球型结构,所述机身装置外部两侧具有腿部装置,机身装置内部具有驱动装置,腿部装置与驱动装置通过线绳牵引,所述驱动装置为离合器型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内部记忆合金丝和弹力带的牵拉,完成机器人的弹跳、滑行和俯仰调节三种模式的切换。本发明采用了记忆金属丝作为驱动,显著降低了机身质量,实现了在小型空间下多种控制模式的切换;本发明采用离合式控制结构,采用单电机驱动,减少了驱动元件的数量,降低制作成本;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拓展前景,其在滑行过程中可拉降机翼,为机器人的连续跳跃提供了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学、机器人技术和弹跳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形的弹跳滑行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完成指定任务的机械装置,它既可以实现远程的控制,又可以离线运行内置程序,也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标准进行行动。弹跳滑行机器人,兼具弹跳和滑行的移动功能,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形实现功能目标,可以适合于地面和空中行进,对比于传统的飞行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和更为丰富的功能拓展。机器人的微型化结构和良好的移动性是机器人设计中的重要目标,由于微型机器人的运动性能与自身重量直接相关,因此功能和结构的可变形在机器人的设计当中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的弹跳滑行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可变形的弹跳滑行机器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形的弹跳滑行机器人,包括机身装置,所述机身装置为椭球型结构,所述机身装置外部两侧具有腿部装置,机身装置内部具有驱动装置,腿部装置与驱动装置通过线绳牵引,所述驱动装置为离合器型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内部记忆合金丝和弹力带的牵拉,完成机器人的弹跳、滑行和俯仰调节三种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腿部装置采用四连杆结构,四根连杆组成弹跳腿,四根连杆横向通过拉簧连接,纵向通过线绳连接,线绳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拉伸线绳控制弹跳腿的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腿部装置通过顶端支座与机身装置铰接,肩部支座与顶端支座铰接,顶端支座和底端支座与杆支座铰接,连杆两端与杆支座固定连接,上下连杆之间由线绳约束其距离;弹簧支座与上下连杆连接处的杆支座线连接,拉簧安装于弹簧支座之间;肩部支座与顶端支座的连接轴上套有扭簧,顶端支座与机身装置连接轴上套有扭簧,腿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进行上下平面内连杆变形、整体绕肩部支座侧向展开、由肩部支座带动俯仰转动的变形动作。
进一步的,蒙皮安装于腿部装置外侧,蒙皮两端分别与顶端支座和底端支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装置内部设有十二个线滑轮;第一号线滑轮、第二号线滑轮为带有双层凹槽的圆饼型结构,其余线滑轮为单层凹槽的圆饼型结构;第一号线滑轮、第二号线滑轮用于抬升二级套筒,第三号线滑轮、第四号线滑轮用于拉降一级套筒,第五号线滑轮、第六号线滑轮用于压缩弹跳腿,第七号线滑轮、第八号线滑轮用于收回弹跳腿,第九号线滑轮、第十号线滑轮、第十一号线滑轮、第十二号线滑轮与第五号线滑轮、第六号线滑轮、第七号线滑轮、第八号线滑轮对称分布,十二个线滑轮用于对线绳和记忆合金丝的约束定位;上支座和下支座两边对称分布,分别固定在机身装置内壳壁上,下支座下方具有机身板,上支座、下支座用于固定记忆合金丝,机身板用于固定记忆合金丝和棘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余姚市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未经浙江大学;余姚市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