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样本中多价PEG化伊立替康前药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08609.7 申请日: 2022-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4740116A 公开(公告)日: 2022-07-12
发明(设计)人: 顾景凯;宋诗文;孙冬 申请(专利权)人: 中荣凯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代理公司: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瑾;李连生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 样本 中多价 peg 化伊立替康前药 及其 代谢 产物 定量分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样本中多价PEG化伊立替康前药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采用生物质谱全谱扫描模式结合子离子扫描模式进行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将生物样本中的n价PEG化伊立替康前药及其体内不同形态代谢产物的混合物进行分组分离;通过质谱选取共有特征性碎片,进行各组分定量。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复杂生物基质中n价PEG化前药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及检测,选择性好、分离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样本中n价PEG化伊立替康前药及其体内不同形态的药物相关代谢产物的同步定量分析生物质谱方法。

背景技术

伊立替康(CPT-11)是一种半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属于前体药物,其抗肿瘤活性来自于其通过羧酸酯酶转化后的活性代谢物SN38。CPT-11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Topo I)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广谱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结直肠癌和其他实体肿瘤的一线和二线治疗。然而,伊立替康的水溶性差,半衰期短,同时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伊立替康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聚乙二醇(PEG)对伊立替康进行结构修饰,可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PEG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无毒、无害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常用作于亲水端来修饰药物和纳米制剂。聚乙二醇化是一种将聚乙二醇聚合物以共价方式连接到治疗药物上的技术,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分子具有以下优点:1、增加药物的水溶性;2、降低毒性;3、延长药物循环半衰期,减少用药次数,提高病人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4、减少酶降解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比于单一直链型PEG,n价PEG化小分子药物可以大大提高载药量。然而,其体内动态释药规律及药代动力学过程也要比单一直链型PEG化药物要复杂的多。目前研究的瓶颈问题在于:对于单一直链型PEG化药物,其体内药动研究主要围绕PEG化药物、PEG及游离药物几个部分来进行。n价PEG化小分子药物除了以上几个部分还要同时考察不同价态PEG化药物的体内变化规律。阐明直链n价PEG化小分子药物的体内命运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学及毒理学意义。

目前对于PEG这类分子量不唯一,且呈多分散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常用的质谱定量分析方法为源内碰撞诱导裂解策略(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CID)及全谱扫描策略(MSALL)。这两种策略的区别在与:CID主要依赖于离子源内的解簇电压(DP),而DP通常提供的能量较低,导致裂解效率不足,灵敏度通常相对较低。MSALL主要依赖于碰撞室内的碰撞能(CE),碰撞能的能量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裂解效率,是定量分析聚合物材料的理想方法。但使用MSALL技术进行定量的前提是要将所有具有相同碎片的化合物进行色谱分离。一般来说,PEG上负载小分子药物的数量对其极性的影响微乎其微,即色谱保留行为差异小,要实现PEG-(CPT-11)n与PEG-(CPT-11)n(m)的色谱分离目前尚存在极大的挑战。在实现前药PEG-(CPT-11)n及不同载药状态的前药代谢物PEG-(CPT-11)n(m)色谱分离的同时,对解离下来的伊立替康(CPT-11)、伊立替康活性谢物(SN38)以及PEG非药部分分组同步定量,使得这项工作变得难上加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选择性好、分离度高、可以同时定量测定生物样本中n价PEG化伊立替康前药及其体内不同形态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思路为:建立色谱条件将PEG化伊立替康前药PEG-(CPT-11)n及其体内不同形态代谢产物实现色谱分离;并找到PEG化伊立替康前药PEG-(CPT-11)n及不同载药状态的前药代谢物PEG-(CPT-11)n(m)中各组分所共有的特征性碎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荣凯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荣凯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8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