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辊支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7628.8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重工集团(郎溪)有限公司;安徽神松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2;B23K37/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机器人 自动 焊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托辊支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自动出料线,所述自动出料线一侧设置有第一机器人底座,所述第一机器人底座顶部安装有搬运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二机器人底座。本发明通过利用第一定位夹具以及第二定位夹具对工件进行限定时,此时工件移动到定位板座和第一推板之间,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工作使得第一推板靠近定位板座,第一推板推动工件移动,第一推板和定位板座配合进而对工件进行夹持,保证工件在第一定位夹具以及第二定位夹具顶部的稳定性,避免工件肆意晃动,方便焊接机器人对第一定位夹具以及第二定位夹具顶部的工件进行焊接处理,提高工件的生产质量,加快工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托辊支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传统焊接采用人工焊接,生产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
因此,发明托辊支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托辊支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托辊支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自动出料线,所述自动出料线一侧设置有第一机器人底座,所述第一机器人底座顶部安装有搬运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二机器人底座,且第二机器人底座顶部安装有焊接机器人,且焊接机器人与搬运机器人相对设置,所述搬运机器人输出端安装有搬运定位夹具,所述第二机器人底座一侧设置有清枪机构,且清枪机构与焊接机器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机器人底座前侧部设置有电缆支架,所述第二机器人底座另一侧设置有自动上料线,且自动上料线与自动出料线对应,所述自动上料线端部一侧设置有触摸操作屏,且触摸操作屏与自动上料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器人底座后侧部设置有总控制箱,所述总控制箱一侧设置有第一机器人控制柜,所述第一机器人控制柜一侧设置有焊接电源,所述焊接电源一侧设置有第二机器人控制柜,所述第二机器人控制柜一侧设置有液压站,所述第一机器人控制柜、焊接电源、第二机器人控制柜和液压站均与总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机器人控制柜与搬运机器人电性连接,第二机器人控制柜与焊接机器人电性连接,且焊接电源为焊接机器人供电,所述液压站与搬运定位夹具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多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水平调整脚,所述机架两端端部均安装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轨护板,所述直线导轨顶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机架两侧顶部均安装有输送板链,两个输送板链一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夹具和第二定位夹具,且第一定位夹具和第二定位夹具分别安装于机架端部的两个滑块顶部,所述直线导轨前侧端安装有拖链槽。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线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底部设置有对中丝杆,所述传动轴分别贯穿两个输送板链中心处,且传动轴一端与变速箱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入端与链板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和对中丝杆中心处均设置有联轴器,所述对中丝杆一端与对中伺服电机连接,所述输送板链顶面设置有径向预定位板,所述径向预定位板两端均设置有轴向预定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定位夹具包括机器人端绝缘法兰和夹具端法兰,所述搬运机器人利用机器人端绝缘法兰与搬运定位夹具的夹具端法兰对应连接,所述夹具端法兰后侧面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侧边均通过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重工集团(郎溪)有限公司;安徽神松机器有限公司,未经科大重工集团(郎溪)有限公司;安徽神松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7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顺亲肤的面料及其制备装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服务平台开发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