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RMT7基因作为诊断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标记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2809.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伶;赵健;汪菲菲;田小飞;许阿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rmt7 基因 作为 诊断 治疗 特发性肺 纤维化 标记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RMT7作为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标记物的用途。本发明利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发现PRMT7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组织中高表达,说明PRMT7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可做为肺纤维化疾病诊断的标记物。PRMT7基因在动物体内敲低可缓解博莱霉素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显著提高个体的存活率,提示PMMT7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可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靶标,PRMT7抑制剂是有效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本发明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利用PRMT7制备肺纤维化疾病诊断制剂及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和开发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PRMT7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不可逆和致命的间质性肺部疾病,以肺泡区域实质化、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成纤维细胞聚集等肺纤维化为特点[1]。临床表现为干咳,胸闷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IPF的主要患病者为中老年人,患病率约(2~29)/10万,确诊后生存期仅为2-4年[2],死亡率高于大多数肿瘤,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我国IP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绝大部分IPF病人病因不明,迄今为止没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3]。肺移植是目前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供体缺乏、术后并发症、排斥反应和费用等因素限制,许多患者不能或不适合接受肺移植手术[4-5]。因此,阐明IPF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IPF的有效潜在靶点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MT7)通过催化蛋白质的精氨酸发生甲基化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6-7]。PRMT7对胚胎干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是必需的[8];PRMT7参与调控线粒体抗病毒蛋白所介导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9]。另外,PRMT7还参与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最近的研究发现,PRMT7介导的组蛋白精氨酸单甲基化抑制肺发育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PRMT7 敲除小鼠肺脏中肌成纤维细胞显著减少[10]。但是,关于PRMT7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参考文献:
[1]Crystal, R.G., P.B. Bitterman, B. Mossman, et al., Future researchdirections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summary of a national heart,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working group.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J],2002.V 166(2): 236-246.
[2]Lederer, D.J. and F.J. Martinez,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NEngl J Med [J], 2018.V 379(8): 797-798.
[3]Oldham, J.M., S.F. Ma, F.J. Martinez, et al., TOLLIP, MUC5B, andthe response to N-acetylcystein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J], 2015.V 192(12): 1475-1482.
[4]盛晓文, 胡雨奇, 崔瑷,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精准医学杂志 [J],2021.V 36(06): 471-476.
[5]胡江杉, 李佳, 杨俊姝,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吉林医学 [J], 2021.V 42(12): 3020-3023.
[6]张培准, 高勤雨, 周伟杰,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科学家 [J], 2016.V 4(05): 29-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2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