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钢构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1991.9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龙;王蕾;卢茜倩;崔磊;计遥遥;邓宗吉;郑笑芳;刘永刚;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2C38/38;C23C2/02;C23C2/06;C23C2/20;C23C2/28;C23C2/40;C21D1/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涂层 质量 高强 韧性 预涂覆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构件 应用 | ||
1.一种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涂覆钢板由钢基材及至少一个钢基材表面上的金属预涂层构成;所述钢基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5~0.40%,Si:≤0.60%,Mn:0.5~3.0%,P:≤0.060%,S:≤0.050%,Cr:≤0.80%,Al:≤0.20%,Nb:≤0.10%,V:≤0.10%,Ti:0.01~0.10%,Nb+V+Ti:0.02~0.20%;B:0.001~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钢基材经退火后每个表面上的脱碳层厚度为20~50μm;所述金属预涂层与钢基材界面处的氧含量O界面与钢基材中的氧含量O基体之间的比值满足O界面/O基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预涂层为铝或铝合金,预涂层厚度控制在单面8~3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金属预涂层的镀液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Si 5~11%、Fe 2~4%,余量为铝或铝合金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板清洗--退火--涂镀;所述退火步骤中,加热段与均热段露点为-30~0℃,氧含量控制在20ppm以下,退火炉内气氛为N2+H2,其中H2的体积百分比为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清洗步骤具体包括如下工序:碱洗→碱刷洗→碱洗→水刷洗→电解清洗→漂洗→烘干,清洗后钢板单面残油量≤20mg/m2、单面残铁≤10mg/m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步骤中,加热段与均热段露点为-25~-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步骤中,预热段温度140~180℃,加热段温度760~800℃,加热段的加热时间160~250s,均热段温度760~800℃,均热段的均热时间60~120s,且加热段与均热段的加热时间共220~350s。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镀步骤中,采用热浸镀的方法进行涂镀,基板入镀液时温度为640~680℃,热浸镀镀液温度640~680℃,浸镀时间2~6s。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镀步骤中,热浸镀后采用气刀吹扫氮气或压缩空气对预涂层厚度进行控制,预涂层厚度控制在单面8~33μm。
10.一种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件通过将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经热成形及烘烤后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构件,其特征在于,当预涂层厚度大于等于8μm小于等于19μm时,冷弯角大于等于65°,当预涂层厚度大于19μm小于等于33μm时,冷弯角大于等于60°,抗拉强度≥1450MPa,所述钢构件的涂层中无孔洞缺陷。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钢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件通过将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良好涂层质量的高强韧性预涂覆钢板经热成形及烘烤后得到,所述热成形的条件为:加热温度800~1000℃;加热时间3~10min;保压时间4~15s;冷却速度≥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19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
- 下一篇:基于自卷积的故障电弧特征提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