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97020.1 | 申请日: | 2022-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川;徐嘉鹏;张怀武;钟智勇;唐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66 | 分类号: | H01L29/66;H01L21/34;H01Q1/22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自旋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形成于基片之上的磁性薄膜层,形成于磁性薄膜层之上的定向加热层,形成于磁性薄膜层之上、定向加热层两侧的微波天线;在定向加热层上、自旋波传输路径的垂直方向上施加热流,实现自旋波晶体管的自旋波移相功能、自旋波放大功能以及自旋波关断功能的调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当定向加热层上施加温度梯度大于0且小于0.0184 K/μm的热流时,实现自旋波移相功能;当定向加热层上施加温度梯度为0.0184~0.0643 K/μm的热流时,实现自旋波放大功能;当定向加热层上施加温度梯度大于0.1010 K/μm的热流时,实现自旋波关断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薄膜层为磁性绝缘体薄膜、铁磁合金薄膜或反铁磁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绝缘体薄膜为钇铁石榴石、铥铁石榴石、铋掺杂的铥铁石榴石、六角铁氧体或尖晶石铁氧体薄膜;所述铁磁合金薄膜为坡莫合金、钴铁硼或Heusler合金;所述反铁磁薄膜为氧化亚镍、铁酸铋或铱锰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加热层为金属加热层或半导体加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热层为铂、金、钽、铜或铝;所述半导体加热层为硅、锗、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或氧化铟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薄膜层的厚度为1 nm~10 μm;所述定向加热层的厚度为0.5 nm~10 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洗基片;
步骤2、在步骤1清洗后的基片上生长磁性薄膜层;
步骤3、在步骤2得到的磁性薄膜层上生长定向加热层和微波天线;
步骤4、采用微电子加工工艺,在步骤3得到的多层薄膜结构上进行光刻和刻蚀,在多层薄膜结构上制作出自旋波晶体管的微纳图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自旋波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生长磁性薄膜层的方法为脉冲激光沉积法、液相外延法或磁控溅射法;步骤3中生长定向加热层的方法为湿法转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磁控溅射法或分子束外延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70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