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基因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价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6314.2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饶皑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陆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16B5/00;G16B20/50;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基因 试剂 制备 用于 评价 乳腺癌 患者 复发 风险 产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基因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价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检测基因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价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基因包含:ABL1、BARD1、KDM5C、MGMT、MDM4、BSG、F12、FGFR2、NPY6R、FGF12、NELL1、MYBPC1、HIF1A、KRT19、TIAM1、RECQL、MUTYH、HRAS、RIT1、BRMS1和ATR中的若干种。针对乳腺癌患者建立复发风险的基因模型,通过获取乳腺癌患者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该基因模型有效反映受试者的复发风险,指导医疗方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检测基因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价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的治疗首先需要通过基本病理和分子病理的手段进行诊断,基本病理主要是临床指标,包括明确病灶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脉管侵犯、有无合并原位癌、切缘和淋巴结情况等,分子病理包括对所有浸润性病灶进行分子指标的检测。分子指标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Ki-67(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其中,ER和PR又可以合称为激素受体(HR),而HR+/HER2-型的乳腺癌患者占总体乳腺癌患者的60%,这类乳腺癌患者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目前治疗方案的主体组成。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等,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或进一步手术治疗,而新辅助治疗是指术前治疗,通常包括新辅助化疗。目前根据常规临床指标和分子指标判断为高复发风险的患者的方法对于患者的区分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对其中部分患者进行了不必要的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进而出现了过度治疗并为患者带来了相应毒性。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判断患者预后,除了常规临床病理和分子指标外,还需要以基因表达异常为出发点寻找合适的分子指标,寻找能够有效评价患者复发风险的模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评价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产品。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检测基因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价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基因包含:ABL1、BARD1、KDM5C、MGMT、MDM4、BSG、F12、FGFR2、NPY6R、FGF12、NELL1、MYBPC1、HIF1A、KRT19、TIAM1、RECQL、MUTYH、HRAS、RIT1、BRMS1和ATR构成的组中的至少N种,N任选自1~21的正整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针对乳腺癌患者人群建立了关于复发风险的基因模型,通过检测试剂获取乳腺癌患者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基于上述基因建立相关模型,利用该基因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受试者的复发风险,针对不同的复发风险建立治疗方法,从而指导以复发风险为临床目标的个性化精准医疗方案,可以与现有的复发分数形成互补的临床应用。
其中,ABL1(ABL Proto-Oncogene 1,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是ABL原癌基因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粘附、分化和应激反应。该蛋白质的DNA结合活性由CDC2介导的磷酸化调节,表明其具有细胞周期功能。
BARD1(BRCA1 Associated RING Domain 1)是BRCA1关联环域1,该基因编码与BRCA1的N-末端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除了能够在体内和体外结合BRCA1外,该蛋白质还调节细胞生长,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和显性原子型基因的产物。
KDM5C(Lysine Demethylase 5C)是赖氨酸脱甲基酶5C,该基因是SMCY同源家族的成员,所编码的蛋白质包括一个ARID结构域、一个JmjC结构域、一个JmjN结构域和两个PHD型锌指。DNA结合基序表明该蛋白参与转录和染色质重塑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陆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陆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6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