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89613.3 申请日: 2022-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4644651A 公开(公告)日: 2022-06-21
发明(设计)人: 王保刚;贝祝春;宋亚彬;张东娜;徐力昆;曹玢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F9/24 分类号: C07F9/24;C07F9/6561;C07H1/00;C07H19/10
代理公司: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代理人: 葛凡
地址: 100039***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芳氧基磷酰化 氨基酸 酯化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可用于ProTide药物的合成。该合成方法具体是二氯磷酸(取代)苯酯1H‑1,2,4‑三唑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常温下直接与氨基酸酯反应,再与(取代)苯酚反应,得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继续通过重结晶可制备单一构型目标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该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可进一步用于ProTide药物的合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合成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的方法,该类化合物可用于Protide药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抗病毒药物是人类战胜病毒的有力武器,在抗病毒药物领域,自1963年第一个合成核苷类药物碘尿苷批准上市以来,核苷类似物成为药物研发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苷类药物已成为抗肿瘤和抗病毒治疗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类药物。目前,临床上有数十种核苷类药物用于肿瘤及病毒感染的治疗。核苷类药物作用机制是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形式后,通过抑制DNA或RNA聚合酶,或者通过掺入核酸链,终止链的合成而发挥相应的生物活性。由于与天然核苷存在结构差异,核苷激酶活性受限,导致单磷酸化生成5’- 单磷酸核苷的过程转化效率低,这往往成为限制核苷类似物活性的原因。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合成单磷酸核苷类似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

然而磷酸基团在生理条件下带有负电荷,难于跨过生物膜,大大降低其生物利用度。Chris McGuigan等人发展的磷酰胺酯(Phosphoramidate,ProTide)前药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ProTide源于PROdrug+nucleoTIDE,其技术核心就是通过前药方式,主要是利用芳香取代基模体和氨基酸酯组成的结构,以磷酰胺酯形式将核苷类似物更加方便和有效地传输进入细胞内。磷酰胺酯进入细胞以后首先被酯酶代谢成为一个前药(Prodrug),进一步脱除一个氨基酸基团,形成另一个单磷酸分子的药物 (NMP),NMP经过NMP-kinase代谢成为二磷酸核苷酸(NDP),再经NDP-kinase代谢成为三磷酸核苷酸(NTP)最终发挥作用。借助于该技术,已有多款抗病毒核苷类药物批准上市,抗HCV感染药物索菲布韦(Sofosbuvir)、抗HIV、HBV病毒感染药物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及抗SARS-CoV-2药物瑞德西韦 (Remdesivir,GS-5734)采用的均是ProTide前药技术。此外,还有多款基于ProTide 技术开发的核苷类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为了在核苷类化合物上形成可被酶解的化学性帽子,经过多代合成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ProTide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需要先合成带有离去基团的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这种用于形成侧链的中间体化合物,例如以下中间体化合物:

目前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大致为以(取代)苯氧基磷酰二氯为原料,在超低温下(通常为-78℃)与氨基酸酯反应及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取代苯酚反应得到含离去基团的芳氧基磷酰化氨基酸酯化合物,再进一步分离得到单一构型的目标化合物。例如如在合成索菲布韦时,专利WO2010/135569以二氯磷酸4-硝基苯酯为原料,在 -60℃下与苯酚反应后,再在-5℃~0℃与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反应,得目标产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专利WO2018/015821以二氯磷酸苯酯为原料,在-55℃下与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反应后,再在0℃与5-F苯酚反应得目标产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在合成瑞德西韦时,专利WO2016069826及论文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small molecule GS-5734against Ebola virus in rhesus monkeys(Nature,2016,17,381-385)均通过在-78℃下,二氯磷酸苯酯L-丙氨酸2-乙基丁基酯盐酸盐反应后,再在0℃与取代苯酚反应得目标产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