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冠疫苗载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4411.X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雷志伟;陈欣;祝乐清;潘攀;张其威;肖珩;李永奎;罗震;阮志慧;葛威威;谷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85 | 分类号: | A61K39/385;A61K39/39;A61K39/2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疫苗 载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冠疫苗载体及其应用。由SARS‑CoV‑2RBD作为抗原和STING激动剂diABZI与酵母β‑葡聚糖颗粒偶联组成。与单独的diABZI‑RBD疫苗相比,GP‑diABZI‑RBD疫苗表现出持续的疫苗释放,并在小鼠中引发更持久的免疫反应。在小鼠中腹膜内注射GP‑diABZI‑RBD可以引起显着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使用基于假病毒粒子的可复制病毒样颗粒系统,我们确定这种疫苗可以分别有效地诱导针对原型和VOC的有效和持久的中和抗体。特别是GP‑diABZI‑RBD疫苗提供的原型RBD抗原表现出更强和更长的体液免疫反应和抗病毒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冠疫苗载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Omicron在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中包含15个氨基酸突变,导致大多数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和临床可用的疫苗无法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针对广泛 的SARS-CoV-2变体的通用且持久的疫苗。
SARS-Cov-2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周围环绕着刺突(S)蛋白三聚 体,在外表面形成特征性的球茎状冠状晕圈。S蛋白包含两个亚基:S1和 S2。S1亚基通过RBD和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hACE2)的结合介导识别和进 入人体细胞。随后,S蛋白发生构象变化,参与病毒包膜和细胞膜的融合。迄 今为止,大多数临床COVID-19疫苗都是针对S蛋白或RBD设计的。血清学 研究表明,COVID-19恢复期血清中的大部分中和活性是由RBD产生的。由于 一些RBD特异性人类中和单克隆抗体对SARS-CoV-2变体表现出广泛的保护 作用,因此RBD被证明是开发广谱疫苗的一个有趣目标。
佐剂被认为是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有效工具。铝疫苗佐剂因其安全 性而被广泛使用。铝已显示优先诱导抗体产生的Th2反应。然而,需要激活病 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来加强对omicron和其他VOC的广泛保护。因此,迫切 需要能够引发针对SARS-CoV-2和OVC的有效T细胞反应的疫苗。在过去的 几十年中,已经开发出几种模式识别受体(PRR)的小分子激动剂作为有效的佐 剂来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并优化疫苗的功效。在这些分子中,干扰素基因刺激剂(STING)激动剂已被报道为诱导I型干扰素(IFN-I)反应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有吸 引力的佐剂。除了产生保护性抗体和刺激宿主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外, 最近,STING激动剂已被证明可以抑制SARS-CoV-2在肺上皮细胞中的复制。 尽管有这些优势,但在体内直接利用STING激动剂仍面临许多挑战。COVID- 19的广泛传播为STING激动剂开发安全有效的递送平台的迫切需要,该平台 以延长半衰期和提高稳定性的免疫诱导位点为目标,以诱导体内持久的免疫记 忆。
将抗原递送至树突状细胞(DC)为引发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提供了有利的 策略。DC作为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通过靶向用于摄取、加工和引 发T细胞反应的抗原,将先天免疫反应与适应性免疫反应联系起来。作为酿酒 酵母的天然提取物,酵母β-葡聚糖颗粒(GP)形成2-4μm大小的颗粒,可被吞 噬细胞吸收。GPs作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被PRR Dectin-1特异性识 别,PRR Dectin-1主要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在被DC内化和交叉呈 递后,GP已被证明可以促进成熟DC刺激,并驱动T细胞克隆扩增。此外, 由于GP的安全性已获得FDA的批准,GP可被设计为STING激动剂的理想递 送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新冠疫苗载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冠疫苗载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冠疫苗载体,包括抗原蛋白、多糖以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STING)激动剂。
所述的抗原蛋白、多糖以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通过偶联结合在一 起。
所述的抗原蛋白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被包裹偶联在多糖组成的颗 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4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黑蒜花生酥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