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8340.2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敬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龙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C09D7/65;C09D7/42;C09D7/6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费雯 |
地址: | 529738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刮柔感全哑罩 光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罩光面漆采用线性饱和聚酯树脂加上适量哑光粉等辅助原料制成甲组分;将醋酸丁酯与聚异氰酸酯固化剂等配制成乙组分;以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碳酸二甲酯、二甲苯等原料配制成丙组分;施工时将甲乙丙三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涂装在高档实木家具表面便可形成涂层。经测试和实用效果表明,本发明罩光面漆形成的涂层不仅附着力强、柔韧性好、硬度高、透明性高,同时具有光泽柔和、手感柔润、耐刮无痕、凸显原木自然纹理(清晰度高、天然质感佳)的优点,能大幅提升实木器具的表面柔感和档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木漆行业中,罩光常规使用哑光面漆的光泽做到10度以下非常困难。通常通过添加大量的哑光粉来降低光泽,但哑光面漆中高比例哑光粉的添会带来漆膜流平差、发花、透明度差等问题;尤其会严重影响漆膜的耐刮性能,指甲轻轻一碰漆面就会产生一道亮痕并无法消除。目前,市面上哑光面漆的性能根本无法满足柔光木器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光泽柔和、手感柔润、耐刮无痕的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非常规木器罩光涂料,广泛运用于木器装饰,其克服了传统全哑光面漆光泽高、流平差、发花、不耐刮等缺陷;漆膜干透后光泽柔和、手感柔润、耐刮无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所述耐刮柔感全哑罩光面漆的制备原料包括甲组份、乙组分和丙组分;所述甲组份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线性聚酯树脂20~30%、分散剂1~2%、甲基异丁基酮5~15%、消泡剂0.2~0.3%、防沉剂1~2%、哑粉6~10%、醋酸乙酯20~25%、醋酸丁酯20~25%、手感助剂3~5%;所述乙组份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脱水醋酸丁酯40~60%、TDI加成物固化剂10~20%、HDI三聚体固化剂30~40%;所述丙组份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二甲苯35~40%、醋酸丁酯25-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10%、碳酸二甲酯15~20%、醋酸乙酯5~10%;所述罩光面漆中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的重量比为: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1:0.1~0.5:0.2~0.8。
本发明采用线性饱和聚酯树脂,其消光性好,韧性极强,其羟基与异氰酸酯反应彻底,使得漆膜交联密度高、韧性高、耐刮性能强。特别是德固赛Dynacoll S1401能与异氰基(-NCO)官能团发生高分子反应,同时与高分子聚合物有宽广的相容性,具有很高的烃基(-OH)容忍性,能增强漆膜的韧性、耐磨性、抗潮性、耐盐雾、耐溶剂化学品性能;且该线性聚酯树脂搭配HDI三聚体固化剂干透后漆膜本身具有良好韧性、附着力,二者反应得到的漆膜交联密度大,漆膜硬度及耐刮性也得到根本的加强;因此,本发明漆膜手感柔润、耐刮无痕、光泽均匀且接近零度、非常柔和、无发花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甲组份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线性聚酯树脂20~30%、分散剂1~2%、甲基异丁基酮10~15%、消泡剂0.2~0.3%、防沉剂1.5~2%、哑粉7~9%、醋酸乙酯22~25%、醋酸丁酯21~25%、手感助剂3~5%;所述乙组份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脱水醋酸丁酯40~50%、TDI加成物固化剂10~20%、HDI三聚体固化剂30~40%;所述丙组份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二甲苯35~40%、醋酸丁酯25-3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10%、碳酸二甲酯15~20%、醋酸乙酯5~10%;所述罩光面漆中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的重量比为: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1:0.2~0.4:0.3~0.7。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甲组分的细度≤30μm,粘度在25℃下时为800~1200mPa.s。将细度控制在≤30μm时,有助于哑粉排列、板面细腻、光泽柔和,将25℃的粘度控制在800~1200mPa.s,能够保证产品的流动相以及防沉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龙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龙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8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