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7344.9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余达淇;赵勇;王卓;李伟;王洋;孙晓玲;李保权;李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验证 电动车 石墨 烯内饰 加热 效果 试验 方法 以及 设备 | ||
1.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环境模拟试验室内,检查待试验车辆已符合试验条件后,布置多个传感器进行测量参数;
步骤S2,设置环境模拟试验室内温度,保证待测试车辆的车内温度与环境模拟试验室内温度相同;
步骤S3,关闭待试验车辆车门、车窗和行李箱门,启动待试验车辆的数据采集系统;
步骤S4,设置环境模拟试验室内风速,启动待试验车辆主驾位置或全车的加热片后,等速行驶一段时间;
步骤S5,试验结束,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多个传感器安装位置为:
环境模拟试验室内,待试验车辆前方1m处;
座椅的纵向中心面上,距离H点高为700mm,从座椅靠背上端面前边缘向前150mm处;
座椅的纵向中心面上,位于座椅垫上表面前边缘最高处上方100mm,从座椅垫上表面前边缘向前100mm处;
座椅的纵向中心面上,距离车辆地板高为20mm,从座椅垫上表面前边缘向前300mm处;
对应加热板的中心,距冷凝器前表面10mm处;
CAN采集或使用电功率测量仪采集加热片供电线路功率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测量参数包括环境温度、驾乘舱头部温度、驾乘舱膝部温度、驾乘舱足部温度、加热片表面温度和加热片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设置环境模拟试验室内温度为-25℃或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等速行驶一段时间为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证待测试车辆的车内温度与环境模拟试验室内温度相同的方法为:打开待测试车辆全部车门、车窗和行李箱门一段时间,待测试车辆的车内温度与环境模拟试验室内温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开待测试车辆全部车门、车窗和行李箱门一段时间为1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的试验结果包括主驾位置试验结果、全车试验结果和系统能量消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验证电动车石墨烯内饰加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驾位置试验结果处理为:取试验10min时刻的主驾足部温度数据作为加热速率试验结果,取试验结束时刻的主驾足部温度数据作为最大加热能力试验结果。
所述的全车试验结果处理为:取试验10min时刻的足部平均温度数据作为加热速率试验结果,取试验结束时刻的足部平均温度数据作为最大加热能力试验结果。
所述的系统能量消耗处理为:取电功率测量仪能耗数据作为能量消耗量试验结果。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的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73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