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截面T型钢梁高精度单侧焊接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583.0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煜;马晓明;魏中奇;李瑞卿;汤庆轩;邱桂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B23K31/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型钢 高精度 焊接 施工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大截面T型钢梁高精度单侧焊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T型钢梁(1),所述T型钢梁(1)为变截面钢梁且为多段,且每段所述T型钢梁(1)的顶端面与屋面钢梁(2)底端面的长度方向焊接固定,每段所述T型钢梁(1)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屋面钢梁(2)的一侧面上间隔焊接有多个第一防焊接变形肋板(3),所述T型钢梁(1)的一侧面上间隔焊接有多个第二防变形焊接肋板(4);
定位角钢(5),所述定位角钢(5)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定位角钢(5)的横向板与所述屋面钢梁(2)的一侧面焊接固定,所述定位角钢(5)的竖向板向下延伸且之间通过吊装检测控制线(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截面T型钢梁高精度单侧焊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T型钢梁(1)的长度不超过2m,相邻两个所述定位角钢(5)之间的距离小于10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T型钢梁高精度单侧焊接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T型钢梁进场外形复测:对加工后的多段所述T型钢梁(1)进行规格、尺寸以及外观项目检查验收,得到质量合格的多段所述T型钢梁(1);
步骤二:安装T型钢梁吊装检测控制线:在所述屋面钢梁(2)的一侧面上间隔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定位角钢(5),其中,所述定位角钢(5)的横向板与所述屋面钢梁(2)的一侧面焊接固定,所述定位角钢(5)的竖向板向下延伸布置,且之间通过吊装检测控制线(6)连接;
步骤三:T型钢梁吊装:因需要安装多段所述T型钢梁(1),在吊装时,在控制每段安装精度的同时,应利用吊装检测控制线(6)不断校正每段所述T型钢梁(1),以减小每段所述T型钢梁(1)之间的相对偏差,进而达到控制所述T型钢梁(1)的安装精度,并且每段所述T型钢梁(1)与屋面钢梁(2)间以点焊的方式进行预连接;
步骤四:T型钢梁焊接:在所述T型钢梁(1)现场焊接时,根据接头收缩量先大后小的原则,即先进行所述T型钢梁(1)与所述屋面钢梁(2)间的长焊缝(7)的焊接工作,然后进行多段所述T型钢梁(1)间的焊接工作,其中,对于所述T型钢梁(1)间的焊接,先进行腹板对接接头(8)的施焊工作,再进行翼缘板对接接头(9)的施焊工作;
步骤四:安装精度复测:待按顺序完成各部位焊接工作后,利用预设的所述吊装检测控制线(6)对所述T型钢梁(1)的安装精度进行整体复测,确认其安装精度满足要求;
步骤五:拆除所述定位角钢(5)和所述吊装检测控制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T型钢梁(1)吊装前,先对所述屋面钢梁(2)的一侧面上间隔焊接多个所述第一防焊接变形肋板(3)的工序,然后在所述T型钢梁(1)的一侧面上间隔焊接多个所述第二防变形焊接肋板(4);在步骤四中,所述T型钢梁(1)与所述屋面钢梁(2)间的长焊缝(7)在施焊时,以所述第二防变形焊接肋板(4)进行分段,采用分段退焊法实施,并且其焊接方向由所述T型钢梁(1)的大截面向小截面方向施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每段所述T型钢梁(1)的长度不超过2m;在步骤二中,相邻两个所述定位角钢(5)之间的距离小于10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多段所述T型钢梁(1)的吊装过程中,需保证相邻两个所述T型钢梁(1)的侧向偏差不大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中的焊接均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5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