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开闭的顶盖组成及含该顶盖组成的车厢、铁路自翻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9379.1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胡海滨;史春江;臧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9/06 | 分类号: | B61D9/06;B61D3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2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顶盖 组成 车厢 铁路 翻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开闭的顶盖组成及含该顶盖组成的车厢、铁路自翻车,该可开闭的顶盖组成包括固定顶盖、活动顶盖,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顶盖相对于固定顶盖翻转打开或者闭合的开闭驱动机构;固定顶盖的中部设置有敞开口,活动顶盖设置在固定顶盖上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敞开口;活动顶盖至少一侧的端壁一端具有铰接端,铰接端与固定顶盖铰接,活动顶盖的端壁上与铰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开闭驱动机构具有伸缩端和固定端,开闭驱动机构的伸缩端与位于同侧的活动顶盖端壁的中部铰接,开闭驱动机构的固定端与固定顶盖铰接。本发明在铁路自翻车顶部增加可开闭的顶盖,有效防止了在运输途中车厢内的货物的扬尘、雨淋、被盗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自翻车顶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开闭的顶盖组成及含该顶盖组成的车厢、铁路自翻车。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自翻车铁路自翻车顶部敞开,运输过程中车厢内载货物容易发生扬尘、雨淋、被盗等问题。现有自翻车无顶盖,存在如下问题:(1)车辆运行过程中,高速强大的气流吹动车厢内的物料扬尘,既损失物料,又造成环境污染;(2)运输粮食、石灰、电石、水泥等不能淋雨的物料受限;(3)运输铝矿泥、硫精矿等泥状物料时,容易挥发水分,造成车厢内泥状物料板结,卸货困难;(4)运输铜精矿等贵重物料时容易失窃;(5)卸货现场扬尘大,卸货后整理和清洁工作量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铁路自翻车顶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开闭的顶盖组成及含该顶盖组成的车厢、铁路自翻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可开闭的顶盖组成,包括固定顶盖、活动顶盖,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顶盖相对于固定顶盖翻转打开或者闭合的开闭驱动机构;
所述固定顶盖的中部设置有敞开口,所述活动顶盖设置在固定顶盖上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敞开口;
所述活动顶盖至少一侧的端壁一端具有铰接端,所述铰接端与固定顶盖铰接,所述活动顶盖的端壁上与铰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具有伸缩端和固定端,所述开闭驱动机构的伸缩端与位于同侧的活动顶盖端壁的中部铰接,所述开闭驱动机构的固定端与固定顶盖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顶盖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中部设置有敞开口,所述上盖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端板。
进一步地,所述敞开口上设置有两根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纵梁,两根纵梁两端的端部设置有与其垂直布置的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顶盖的下方中间设置有若干块横穿敞开口的立筋板,所述立筋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顶盖的至少一侧端板上设置有铰支座和驱动机构支座;所述铰支座用于与活动顶盖的铰接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支座用于与开闭驱动机构的固定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顶盖包括弧形顶盖板,所述弧形顶盖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壁;至少一侧所述端壁具有铰接端和自由端。
再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端上安装有转动轴,所述铰接端通过转动轴与铰支座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端壁的底部位于铰接端与自由端之间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安装有铰接轴,所述铰接座通过铰接轴与开闭驱动机构的伸缩端铰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厢,包括车厢本体和上述的可开闭的顶盖组成,所述可开闭的顶盖组成设置在车厢本体的顶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路自翻车,包括上述的车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在铁路自翻车顶部增加可以开闭的顶盖,通过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开关,有效防止了在运输途中车厢内的货物的扬尘、雨淋、被盗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温机械力化学改性二氧化钛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