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控制方法、密封控制装置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892.9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胜;刘天才;王尊念;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84 | 分类号: | B60J10/84;B60J10/70;B60J10/23;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郑艳;龙洪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一种密封控制方法、密封控制装置和车辆。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和磁性组件,磁性组件包括间隔设于密封条本体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设置为在磁场的作用下对密封条本体施加作用力,以调整密封条本体的形状,进而调整密封条本体的密封作用力,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电磁铁;密封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状态信息;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调整电磁铁的状态。这样,密封条本体对车门系统的相关部件施加的密封作用力不仅仅受密封条本体的影响,也受磁性组件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磁性组件的影响来弥补密封条本体因磨损、老化、性能衰减、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使密封条的密封作用力符合要求。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车门密封技术,尤指一种密封控制方法、密封控制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市场上,无论有框车门还是无框车门,车门相关部位的密封,都是通过挤压密封条变形达到密封效果。但是密封条材质大多为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加涂层,存在以下问题:
随使用寿命的增加会产生老化导致性能衰减,且开关门过程会加速密封条的性能衰减,造成磨损、漏水、密封不良等问题,导致客户的严重抱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控制方法、密封控制装置和车辆,可以规避密封条因磨损、老化、性能衰减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密封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和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密封条本体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为在磁场的作用下对所述密封条本体施加作用力,以调整所述密封条本体的形状,进而调整所述密封条本体的密封作用力,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电磁铁;所述密封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调整所述电磁铁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方法,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和磁性组件。密封条本体能够贴紧玻璃、侧围钣金、车门窗框等接触部件,对接触部件施加密封作用力,实现密封功能。而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相互作用力。由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在密封条本体上,因而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产生相互作用力时,可以将作用力传递至密封条本体,即:对密封条本体施加作用力,使得密封条本体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可以调整密封条本体对接触部件施加的密封作用力。
这样,密封条本体对车门系统的相关部件施加的密封作用力不仅仅受密封条本体的影响,也受磁性组件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磁性组件的影响来弥补密封条本体因磨损、老化、性能衰减、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使密封条的密封作用力符合要求。
并且,可以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来调整电磁铁的状态,进而调整密封条的密封作用力,由此实现了密封条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条的种类包括车门门洞密封条与车门头道密封条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门的状态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状态,包括:根据所述车门的状态信息调整所述电磁铁的电流方向。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车门的状态信息包括:开门过程;所述根据所述车门的状态信息调整所述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包括:基于所述车门处于开门过程,调整所述电磁铁的电流方向,使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减小所述密封条的密封作用力。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车门的状态信息包括:关门过程;所述根据所述车门的状态信息调整所述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包括:基于所述车门处于关门过程,调整所述电磁铁的电流方向,使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减小所述密封条的密封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井平均出砂速率的监测方法
- 下一篇:膜片阀构造及其的热源隔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