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5647.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来;李永;刘旭辉;周成;万磊;曹玉玲;刘阳;赵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贾文婷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共底贮箱上贮箱 流体 获取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共底贮箱的上贮箱,获取装置包括位于上贮箱内部用于导流的导流装置、位于上贮箱外部用于排出液体的蓄液器;
蓄液器包含蓄液器壳体(2)、集液器、排液管(5)、除气组件,蓄液器壳体(2)连接于上贮箱外壁且壳体(2)内部与上贮箱内部连通,集液器包括集液壳(6),集液接头(7)、位于位于集液壳(6)内且用于除去液体中气泡的集液组件,集液接头(7)的一个外接头与排液管(5)连通,排液管(5)的另一端伸出蓄液器壳体(2)外部,集液接头(7)通过焊接与集液壳(6)固连,集液壳(6)开设有多个第一集液孔,集液接头(7)的两个内接头与集液组件连通;
除气组件为位于壳体(2)内多个开孔的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为导流板(1),导流板(1)连接于上贮箱内壁且导流板(1)垂直于上贮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与上贮箱内壁之间设置有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组件包括设置于蓄液器壳体(2)内的支板(3),支板(3)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支板(3)的第一孔,支板(3)连接于壳体(2)的底面内壁和壳体(2)远离上贮箱轴线的外侧壁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器壳体(2)内设置有支撑圆柱,支板(3)连接于支撑圆柱,支板(3)与蓄液器壳体(2)内壁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组件还包括位于蓄液器壳体(2)内的多个挡板(4),挡板(4)垂直于支板(3),且沿着集液柱(8)轴线方向均布,挡板(4)通过焊接与集液壳(6)和支板(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壳(6)设置于两个支板(3)的夹角位置,集液壳(6)与集液接头(7)、支板(3)均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组件包括集液柱(8),集液柱(8)上开设有贯穿集液柱(8)的第二集液孔,集液柱(8)位于集液壳(6)的内部,集液柱(8)一端与集液接头内接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组件包括多个集液叶片(9),集液叶片(9)位于集液柱(8)内,集液叶片(9)平行于集液柱(8)的长度方向,集液叶片(9)通过中心柱相互连接,集液叶片(9)的另一端连接于集液柱(8)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共底贮箱上贮箱流体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装置设置至少三个,获取装置在上贮箱周向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6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