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2340.7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龙;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杨建军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相机 畸变 标定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多张待标定相机的标定板图;
S2、提取所述标定板图中的特征点;
S3、以所述标定板图所在平面为零平面,计算出特征点的世界坐标,利用张正友标定法进行相机内外参数的标定;
S4、由特征点的世界坐标,根据外参的变换得到特征点的理想相机坐标;然后提取特征点的像素坐标,根据内参的反变换得到畸变的相机坐标;将理想的相机坐标与畸变的相机坐标一一对应,并构建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畸变矫正模型,通过畸变矫正模型,对相机进行畸变矫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标定板图是从多个角度拍摄获取的,并且所述标定板图的个数大于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提取标定板图中的特征点的具体方法如下:
S21、通过模板匹配寻找标定板图中的区域;
S22、根据区域生长方法提取标定板图中的所有圆形区域;
S23、找到所有圆形区域的圆形边界点,进行圆形拟合,得到圆心,即为标定板图的特征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利用张正友标定法进行相机内外参数的标定具体方法如下:求出特征点的世界坐标到图像坐标的单应矩阵;根据小孔成像模型,计算出相机内参;根据相机内参,求出对应的相机外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神经网络的构建过如下所示:
1)将神经网络分为三层,分别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2)记输入层与隐含层的参数为W={wi,j};i=1,...,m;j=1,...,l,隐含层与输出层的参数为α={αi,j};i=1,...,l;j=1,...,n,其中m,l,n分别为输入节点个数,隐含节点个数,输出节点个数;随机初始化W,隐含层得到为H=f(P*W+b),其中b为偏置,f(.)为激活函数;
3)输出A=H*α,H为隐含层,A为训练样本的输出,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计算方式,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α,由此得到神经网络的初始值;
4)初始化后再通过误差反馈的方式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畸变矫正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下:将畸变的相机坐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理想的相机坐标作为学习标准,通过误差反馈的方式训练神经网络,得到畸变矫正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畸变矫正具体为:将标定板图中的每个像素坐标,通过内参反变换得到畸变的相机坐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过神经网络矫正后,输出点处的坐标像素值赋给输入点处的坐标处,即完成了畸变矫正。
7.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相机畸变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系统包括:
待标定相机的标定板图获取模块:获取多张待标定相机的标定板图;
标定板图中的特征点提取模块:提取所述标定板图中的特征点;
相机内外参数的标定模块:以所述标定板图所在平面为零平面,计算出特征点的世界坐标,利用张正友标定法进行相机内外参数的标定;
相机畸变矫正模块:由特征点的世界坐标,根据外参的变换得到特征点的理想相机坐标;然后提取特征点的像素坐标,根据内参的反变换得到畸变的相机坐标;将理想的相机坐标与畸变的相机坐标一一对应,并构建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畸变矫正模型,通过畸变矫正模型,对相机进行畸变矫正。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3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采空区探测综合解释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血清灌装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