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肿瘤特异性BRAF突变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9030.X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石涵;龚伟;高伙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尹全杰 |
地址: | 2011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特异性 braf 突变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人肿瘤特异性BRAF突变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采用检测人BRAF基因突变的PCR试剂盒,所述PCR试剂盒包括核酸扩增试剂和对照品所述核酸扩增试剂包括BRAFV600E反应液和BRAFV600K反应液;BRAFV600E反应液和BRAFV600K反应液中分别含有用于检测BRAFV600E和V600K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该检测人BRAF基因突变的PCR试剂盒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定量PCR技术,对BRAF基因V600E和V600K突变进行定性检测,从而辅助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并指导相关患者进行治疗和检测,具有高特异性、确性和高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突变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人肿瘤特异性BRAF突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BRAF基因是人类最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位于人染色体7q34,由18个外显子组成,编码蛋白约94kDa。BRAF能够活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MAPK/ERK)信号通路,该通路将细胞外的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激素的改变信息传递到细胞核,通过配体与酪氨酸激酶受体表面相结合形成二聚体和酪氨酸残基自磷酸化。BRAF突变直接导致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MEK)活化并继续活化ERK,致使MAPK通路激活,进而导致细胞周期和循环失控,促进肿瘤的发生。
BRAF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突变基因,突变发生率为 40%~60%,V600E(1799TA)突变是主要的BRAF突变类型。另一种此位置的突变类型是V600K(1798GA),较少发生,但发生V600K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较V600E突变的患者更易发生肺和脑转移,并且生存率更低,提示V600E突变影响蛋白表达。BRAF突变和黑色素瘤的发病部位及病理分型有一定关系,浅表扩散型突变率为63.2%,结节性黑色素瘤为50.4%, 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和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突变率较少, 分别为20%和11%。随着FDA批准BRAF突变抑制剂威罗菲尼应用,对于那些不能切除的或者转移的黑色素瘤进行靶向治疗的尝试,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组织发生和形态结构甲状腺癌可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carcinoma,PTC)、滤泡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转移癌。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的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50%。BRAF基因发生在甲状腺癌的突变位点几乎都是V600E突变,突变率为 40%~68%。BRAF突变在儿童PTC的发生率明显较低,约31%。研究发现,BRAF基因突变和乳头状癌病理类型明显相关,而在滤泡型癌、髓样癌和良性甲状腺增生中均未见突变。BRAF V600E突变还和肿瘤不良的病理生物行为有关,Xing等发现 V600E突变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并和甲状腺包膜外侵袭、肿瘤多中心型、肿瘤III和IV分期、肿瘤包膜缺如相关。 Finkelstein等提出,BRAF突变和PTC的典型肿瘤细胞核特征、浸润性生长、包膜不完整或缺如、淋巴结转移、复发等相关,推测V600E突变后使得BRAF活性增加,促进细胞增殖从而引发肿瘤,这可能是PTC发生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基于以上研究,BRAF突变已被认为可以作为PTC预后评估的一个独立指标,更多临床应用研究的展开也为PTC患者的治疗及综合方案的制定提供明确依据。
直肠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CRC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其中包括KRAS、BRAF、MEK、ERK。以上基因均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血管形成等过程的调节。有50%左右的CRC患者表现为BRAF和KRAS基因突变,这些突变病例采用外科治疗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倾向于选择基因靶向治疗。BRAF V600E突变更易发生在具有不稳定的微小卫星肿瘤病例中。存在错配基因参与的林奇(Lynch)综合征的患者并没有发生 BRAF突变,所以通过临床BRAF突变的检测可筛选出那些属于真正林奇综合征相关直肠结肠癌患者。还有研究发现, BRAF突变和因癌致死的高风险联系在一起,约有超过半数的BRAF突变阳性标本呈现不良的癌分化,伴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在CRC肝转移的患者中,BRAF突变往往提示不良预后,所以,部分学者考虑将BRAF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物对CRC预后进行分级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9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灸器
- 下一篇:面向多个外卖平台订单的云打印机统一管理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