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376.5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登;刘松樵;梁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悠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蔡兴兵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流态 固化 灌注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及其生产方法,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包括:护筒,护筒内限定有收容空间;钢筋笼,钢筋笼的中下部位于收容空间,钢筋笼包括多个纵筋和多个箍筋,每个纵筋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纵筋组成具有通道的柱形结构件,每个箍筋环设在柱形结构件的外周或者内周,多个箍筋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箍筋沿第二方向延伸;桩体,桩体设于通道,桩体为柱形件,桩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括基料和通过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与基料和/或水环境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的水化物和石骨架。本申请的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能够保证强度和原料的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灌注桩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基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的类型,或者是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的桩基形式主要是管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也有一些复合桩型逐渐成熟,如劲性复合桩。由于深部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各种胶凝材料在地下水中无法形成高强度桩体,而只有混凝土灌注桩和管桩避开了地下水的影响,加上工艺简单,造价较低,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地基处理特别是软基处理过程中,使用较多的主要是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目的都是让水泥浆与原位土体混合在一起固化,随着桩长的加大,土压力和水压力逐渐增大,成桩效率越来越低,深部成桩效果越来越差,最主要的原因是水泥在下部饱水土层中很难上强度,且最终强度较低,很多甚至没有强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及其生产方法,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流态固化土灌注桩包括:护筒,所述护筒内限定有收容空间;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中下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纵筋和多个箍筋,每个所述纵筋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纵筋组成具有通道的柱形结构件,每个所述箍筋环设在所述柱形结构件的外周或者内周,多个所述箍筋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箍筋沿第二方向延伸;桩体,所述桩体设于所述通道,所述桩体为柱形件,所述桩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基料和通过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与所述基料和/或水环境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的水化物和石骨架。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护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设有第一疏水层,所述纵筋的外侧涂覆有第二疏水层,在所述纵筋远离所述箍筋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滑道,在所述滑道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的压浆件。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桩体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桩体从自身中心轴线沿着径向向外依次分布有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分别包括基料,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中至少包括陶粒,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中的陶粒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中的陶粒的密度,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中的水化物和石骨架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中的水化物和石骨架的密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桩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与所述圆形为同心圆的范围内的所述水化物和石骨架的密度相同。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桩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分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桩体的横截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在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环境的水含量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环境的水含量时,或者在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环境的水冲击力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环境的水冲击力时,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陶粒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陶粒的密度,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水化物和石骨架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水化物和石骨架的密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靠近所述桩体的自身中心轴线的所述陶粒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桩体的外周面的所述陶粒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悠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悠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