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0363.6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1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柏成;陈晨;张传保;金岩;李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伯川特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35 | 分类号: | C07C17/35;C07C25/18;C07C2/84;C07C15/18;C07C201/12;C07C205/06;C07C41/30;C07C43/205;C07C209/68;C07C211/50;B01J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易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5 | 代理人: | 邱兰双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苄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甲苯类化合物为原料,以高催化活性、可循环使用及环境友好的固体超强碱作为催化剂,将上述的原料及催化剂置于固定床反应器中来制备联苄类化合物的。本发明的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将固体超强碱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再将甲苯类化合物溶于反应器内的溶剂中,保持常温或加热至设定的反应温度,通入氧气或空气,待反应完成后经析出、过滤和重结晶得到联苄类化合物。本发明中,采用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且污染小,并且反应结束后,可将催化剂加以处理以便于循环使用,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联苄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
合成联苄类化合物的众多方法中,大多数集中在不同的强碱和溶剂的选择上,例如已经报道过的叔丁醇钾/钠与叔丁醇、金属钠与叔丁醇或甲醇、氢氧化钾与乙醇或甲醇、甲醇钠与甲醇等等,这些方法大都催化效率不高易产生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碱量较大,后处理困难,且用的碱不能回收,环境问题严重。此外,其他催化方法也有其限制条件,如CN109896919A披露了一种光催化一步法制备联苄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甲苯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加入到石英玻璃容器内,加入M-(ZnxIn2S3+x)-y光催化剂和溶剂,用惰性气体置换体系中的空气,然后常温光照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1h以上,得到联苄类化合物。
该专利文献中所使用的光催化法制备联苄类化合物,其生产条件苛刻,无法在空气或氧气中制备,其催化剂制备周期长,催化剂循环使用时有避免接触空气的限制条件。
因此,需要针对以上制备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开发一种更简单高效的联苄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更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超强碱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将甲苯类化合物溶于溶剂中;
(2)保持固定床反应器在室温或加热状态,通入氧气或空气,待反应完成后经析出、过滤和重结晶得到联苄类化合物;
上述的联苄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R2分别为-Cl、-H、-OCH3、-NO2、-NH2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1)中,固体超强碱催化剂为Na-KOH/γ-Al2O3-ZrO2;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质量比为1:1.9~15.0的氧氯化锆和硝酸铝溶解后混合,然后加入阳离子总摩尔量1.2倍的柠檬酸,水热法合成凝胶,于115~125℃烘干,然后于520~580℃下焙烧2-5h制成氧化锆含量为5~30%的混合载体;
在氮气氛围下,将混合载体加入到烧瓶中,先加热到400~550℃,保持2~3h,再降温至350~370℃,加20%~40%载体质量的氢氧化钾,反应2h;再降温至300~330℃,分批加入10%氢氧化钾质量的金属钠,继续反应1~2h后停止,得到Na-KOH/γ-Al2O3-ZrO2固体超强碱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伯川特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伯川特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0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