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7252.X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夏平;赵伟文;代芬芬;陈捷;刘孟丽;徐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15;G06F11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分区 电缆 路径 长度 生成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各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船舶整体模型中首、尾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缆通行路径;确定出电缆通行路径所经过的所有船舶分区;为每个船舶分区的电缆通行路径建立起始贯通节点和终止贯通节点;选取起始贯通节点和终止贯通节点之间的电缆通行路径以生成分区电缆路径,并将分区电缆路径与其所处的船舶分区绑定;读取每个船舶分区及与船舶分区绑定的分区电缆路径并从船舶整体模型中提取出来,根据分区电缆路径的模型生成分区电缆路径的长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提高船舶分区电缆路径的分辨度,降低敷设错误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电缆路径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各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缆路径设计是船舶电装生产设计的任务之一,电缆路径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而细致的工作。
在现有船舶的电缆路径设计中,多采用自动布线的原理,根据首尾设备的位置以及设备间的通道情况,计算出最短路径作为电缆路径,工人依据整体的电缆路径进行船体电缆的敷设。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首尾设备位置可能在船舶上属于不同的船舶分区,每个分区的船体建造又属于不同的建造人员负责,所以为了电缆敷设和船体分区合拢不发生干涉,电缆需在船舶各分区中进行单独敷设。
由于不同的船舶分区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工作人员去安装和施工,工作人员在每个分区中对电缆进行敷设时,一般依据整个船体的电缆路径作为分区电缆的敷设施工依据。以整体电缆路径作为依据主要存在两方面缺点。第一方面,整体电缆错综复杂,对于船舶分区电缆路径的分辨较为困难,且容易出错,由此可能导致电缆铺设错误的情况发生,影响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效率;第二方面,由于现有的船舶分区电缆施工中,并没有对各分区分离处的电缆连接点统一标准,可能导致后续分区拼接时,电缆拼接处出现错位情况,导致电缆需要重新的调整和敷设,影响建造进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各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船舶分区电缆路径的分辨度,降低敷设错误率,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提高船舶分区之间电缆拼接的准确率,防止电缆拼接处出现错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生成方法的船舶各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船舶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船舶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分区电缆路径和长度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船舶整体模型中首、尾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缆通行路径;
S2、确定出所述电缆通行路径所经过的所有船舶分区;
S3、为每个所述船舶分区的电缆通行路径建立起始贯通节点和终止贯通节点;所述起始贯通节点为该船舶分区的电缆通行路径与前一船舶分区的电缆通行路径的交界点,所述终止贯通节点为该船舶分区的电缆通行路径与后一船舶分区的电缆通行路径交界点,所述前后方向按照所述电缆通行路径的首尾方向确定;
S4、选取起始贯通节点和终止贯通节点之间的电缆通行路径以生成分区电缆路径,并将所述分区电缆路径与其所处的船舶分区绑定;
S5、读取每个所述船舶分区及与所述船舶分区绑定的所述分区电缆路径并从船舶整体模型中提取出来,根据所述分区电缆路径的模型生成所述分区电缆路径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7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