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π-A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4354.6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森;丁小斌;吴爱国;杨方;郑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333/20 | 分类号: | C07D333/20;C07D495/04;C07D279/22;C09K11/06;A61K41/00;A61K9/51;A61K47/24;A61K47/34;A61K47/10;A61P35/00;A61K49/00;B82Y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含有 具有 红外 发光 特性 多功能 光疗 | ||
1.D-π-A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π-A化合物由D、π和A三种基团构成,D为电子供体,π为π桥,A为电子受体,D选自结构式I、II、III所示基团中的一种;π选自结构式IV、V、VI所示基团中的一种;A为VII;I、II、III、IV、V、VI、VII的结构式如下:
2.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光疗剂为球状核壳结构,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D-π-A化合物为核,两亲性聚合物为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其特征在于,两亲性聚合物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2000)、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luronic F127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钯催化剂、无机碱的作用下,在惰性气体保护下,D-B(OH)2和Br-π-CHO进行铃木反应(Suzuki-Miyaura反应)得到化合物D-π-CHO;
步骤2:化合物D-π-CHO和化合物A溶于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得固体D-π-A;
步骤3:将溶于有机溶剂的D-π-A和两亲性聚合物倒入水中,超声处理得以D-π-A化合物为核,两亲性聚合物为壳的纳米粒子悬浮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铃木反应的温度为60-120℃,反应时间为2-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D-B(OH)2、Br-π-CHO、钯催化剂和无机碱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5:0.01~0.2:5~2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催化剂包括Pd(PPh3)4,、PdCl2,、Pd(OAc)2、Pd(dppf)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缩合反应的温度为40-120℃,反应时间为3-1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发光特性的多功能光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D-π-CHO、化合物A和溶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1~5:50~200,所述的溶剂包括乙酸酐、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43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