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赤藓糖醇晶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3460.6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张媛;佟毅;刘安妮;李义;郭元亨;王小艳;武丽达;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24 | 分类号: | C07C31/24;C07C29/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赤藓糖 晶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赤藓糖醇结晶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赤藓糖醇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赤藓糖醇浓缩液、赤藓糖醇晶种和乙醇混合,得到混合物料;(2)在超声波的间歇存在下使所述混合物料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降温结晶,得到浆液;(3)将所述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赤藓糖醇晶体和母液。该方法工艺简单温和,成本低,结晶时间短,还能避免结块、形成晶垢和空腔,而且产品颗粒均匀,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赤藓糖醇结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赤藓糖醇晶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糖质和功能糖甜味剂,广泛应用于开发低热量保健食品、糖尿病及葡萄糖不适症等人群的功能食品或饮料等。国产赤藓糖醇生产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产品质量,尤其是晶型、粒度分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发酵法,发酵液经净化处理后先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制得赤藓糖醇晶体。由于发酵液中赤藓糖醇浓度较低,常压蒸馏浓缩时需要操作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能耗较高;而采用减压或多效蒸发虽能节能降耗,但又会增加设备和工艺的复杂性。而且,无论是采用蒸发结晶还是先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在盘管和夹套等换热表面都容易形成晶垢,显著降低传热效率,使得蒸发速率或降温速率不易控制,结晶时间延长,从而导致结晶产品粒度分布不均一,结晶率较低。而且,在蒸发结晶过程中,结晶器内固体悬浮密度越来越高,晶液混合不均匀,晶体易沉底,而且晶体之间和晶体与搅拌桨之间的摩擦碰撞致使结晶过程中晶体局部过饱和现象严重,这也会加剧结晶产品粒度分布不均一的情况。此外,赤藓糖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大(65℃时为200g/(100g水),15℃时为40g/(100g水)),因此,无论蒸发结晶还是冷却结晶,结晶操作结束时母液中还有大量赤藓糖醇未结晶析出,导致单位体积结晶器生产能力偏低,收率偏低。
CN104086365B中,通过回收利用赤藓糖醇结晶母液中剩余的赤藓糖醇,提高了赤藓糖醇的利用率和总体收率,但是该方法结晶方式为传统的先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的方式,一次的结晶收率较低,浓缩液中气泡较多,导致晶体粒度不一。
CN106831337A中,通过连续溶析膜结晶的方法,实现了赤藓糖醇溶析结晶过程的全连续化生产,避免了溶析剂直接加入结晶母液中时存在的局部高过饱和现象和过度成核现象,并且溶析剂可以回收以实现循环使用。但该方法存在气泡难以去除、膜污染和一次结晶收率低的问题,且增加的精馏塔和膜的耗损成本较大,在工业上实现难度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工艺简单温和,成本低,结晶时间短,还能避免结块、形成晶垢和空腔,而且产品颗粒均匀、收率高、纯度高的制备赤藓糖醇晶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备赤藓糖醇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温和,成本低,结晶时间短,还能避免结块、形成晶垢和空腔,而且产品颗粒均匀,收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赤藓糖醇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赤藓糖醇浓缩液、赤藓糖醇晶种和乙醇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2)在超声波的间歇存在下使所述混合物料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降温结晶,得到浆液;
(3)将所述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赤藓糖醇晶体和母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结晶时间短、收率高、纯度高。并且,能够避免结块、形成晶垢和空腔,产品粒度分布均一,品质高。
2、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不高,避免了换热表面易形成晶垢的问题从而降低传热效率的问题,大幅度减少了由于低传热效率导致的高能耗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易工业化。
生物保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