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7000.7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叶本贵;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四川绿贝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8 | 分类号: | A61K31/58;A61K31/4375;A61K36/8966;A61P11/00;A61P31/16;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5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母 属异甾体 生物碱 单体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的用途,为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缓解或预防肺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肺损伤为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损伤还可为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损伤。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包括:去氢鄂贝定碱和贝母辛。本发明选取了对应的代表性化合物去氢鄂贝定碱和贝母辛进行防治急性肺损伤活性实验,确定去氢鄂贝定碱和贝母辛这两种天然小分子生物碱单体具有良好的防治急性肺损伤活性,可明显缓解肺部的炎症及肺水肿情况,拓宽了贝母属植物的新应用病症范围,为安全有效的急性肺损伤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和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以呼吸困难、肺内炎症细胞浸润、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和肺实质严重水肿及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总体死亡率高达40%,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疾病。目前认为ALI的发病机制为外界刺激引发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LPS感染的肺炎是急性肺损伤最常见的发病因素,会诱导机体各种炎性因子的分泌,使炎症系统激活,触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目前对ALI的临床治疗以机械通气和液体管理为主,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当代研究中,寻找到有显著抗炎消炎作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以防治急性肺损伤的发病具有重大意义。现代药理学研究及本研究前期已证明,贝母属中的异甾体生物碱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异甾体生物碱分为瑟文型和介藜芦型,选取了对应的代表性化合物去氢鄂贝定碱和贝母辛进行防治急性肺损伤活性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临床治疗以机械通气和液体管理为主,少有的有效药物多为化学药,在当代绿色大健康背景下大众对于安全有效的天然药物的需求广泛存在,而这块的天然新药开发尚属空白。贝母作为有临床应用百年历史的珍贵药材,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还在大力发展,而其活性成分生物碱有被分离得到,可对其药效应用开发进行实验验证,拓宽了贝母属植物的新应用病症范围,为安全有效的急性肺损伤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和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的用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缓解或预防肺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所述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包括:去氢鄂贝定碱、贝母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所述用于治疗、缓解或预防肺损伤的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酊剂、栓剂、丸剂、散剂、纳米制剂、口服液、糖浆、溶液、悬浮液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缓解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所述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包括:去氢鄂贝定碱、贝母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所述用于治疗、缓解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酊剂、栓剂、丸剂、散剂、纳米制剂、口服液、糖浆、溶液、悬浮液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缓解或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母属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包括:去氢鄂贝定碱、贝母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所述用于治疗、缓解或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损伤的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酊剂、栓剂、丸剂、散剂、纳米制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治疗、缓解或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损伤的药物为口服液、糖浆、溶液、悬浮液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四川绿贝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四川绿贝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7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控即热型地暖采暖系统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