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陶瓷产率可纺BN先驱体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6966.9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王应德;李威;邵长伟;王小宙;韩成;龙鑫;杜贻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9/08 | 分类号: | C08G79/08;D01F9/10;C04B35/58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产率可纺 bn 先驱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陶瓷产率可纺BN先驱体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以有机胺、伯胺和三氯环硼氮烷为原料合成ABZ单体;以伯胺和三氯化硼为原料合成TAB单体;将ABZ单体和TAB单体按照1.5:1~1:2的比例在150~310℃之间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含‑NR‑B(NHR)‑NR‑柔性链的可纺聚硼氮烷先驱体。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可按比例规模化放大以适应大批量生产,合成的先驱体中六元环之间通过‑NR‑B(NHR)‑NR‑柔性链联接,在兼具高陶瓷产率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先驱体的熔融纺丝成型性能。本发明合成的先驱体在1000℃时的陶瓷产率高于60wt.%,氧含量低于1wt.%,连续无断头熔融纺丝长度可达3K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陶瓷产率可纺BN先驱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BN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无机前驱体转化法和有机前驱体转化法,无机前驱体转化法是以硼酸或B2O3为原料,经过高温熔融制备B2O3纤维,后进行氮化、高温裂解得到BN产品,无机法因为氮化过程中的不均匀性,容易带来许多缺陷。有机先驱体转化法因聚合物先驱体分子的可设计性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BN纤维先驱体主要有全氢聚硼氮烷和含硼氮六元环的聚硼氮烷两种。其中,全氢聚硼氮烷由于反应活性高,在熔融纺丝时容易引发交联反应,导致熔融纺丝成型性能不佳。而含有硼氮六元环刚性结构的聚硼氮烷先驱体中,硼氮六元环之间主要通过B-N键硬链接或一个-NR-基团简单软连接,尽管可以进行熔融纺丝,但连续纺丝成型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陶瓷产率可纺BN先驱体的合成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熔融纺丝成型性能不佳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陶瓷产率可纺BN先驱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ABZ单体;
S11:在低于0℃条件下,将三氯环硼氮烷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质溶液;
S12:在-35~0℃及惰性气氛下,边搅拌均质溶液边加入有机胺,持续搅拌1~5h后,再加入伯胺,继续搅拌1~5h,得到ABZ单体;
所述有机胺与三氯环硼氮烷的摩尔比为0.5:1~1.5:1;所述伯胺与三氯环硼氮烷的摩尔比为2:1~10:1;
(2)制备TAB单体;
S21:在-85~-60℃及惰性气氛下,将三氯化硼通入伯胺溶液中;
S22:加料结束后停止冷浴,搅拌1~3h,过滤,得到TAB单体;
所述伯胺与三氯化硼的摩尔比为6:1~12:1,三氯化硼在整个反应液中的浓度为10~120g/L;
(3)制备BN先驱体;
将ABZ单体和TAB单体按照1.5:1~1:2的摩尔比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蒸干溶剂,再在150~310℃下进行交联反应1~24h,冷却至室温,得到含-NR-B(NHR)-NR-柔性链的BN先驱体;
所述ABZ表示胺基环硼氮烷;所述TAB表示三胺基硼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陶瓷产率可纺BN先驱体,由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6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