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光图像叠加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81571.1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6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林;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70 | 分类号: | G06T7/70;G06T7/10;G06T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元;黄艳南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像 叠加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光图像叠加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可见光镜头和红外镜头拍摄的同一位置的原始图像,并将红外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进行拆分以得到红外图像;根据在可见光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中设置的叠加范围计算叠加范围在红外图像中的位置;根据计算得到的叠加范围在红外图像中的位置对红外图像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红外图像按照预设比例进行缩放;使用缩放后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进行叠加,并将叠加后的图像输出。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将可见光镜头与红外镜头的数据进行叠加,可以根据自行选择的叠加区域对特定目标或者特定区域进行红外追踪,能够准确获得所需要追踪的区域的红外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光图像叠加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红外摄像机进行非接触、远距离测温技术越来越普及。如在高温、强腐蚀的工业设施内无法使用普通测温技术,但可以使用红外镜头获取温度数据。再比如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公共场所的人体测温也成为必须环境,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自己的红外测温摄像机可用于大流量的人群测温场景。红外摄像机在工业及防疫领域越来越普及。本技术可以实现在双光摄像机的输出图像中对可见光图像机红外图像进行叠加,更好的对两个图像的数据进行对应。用户可以在可见光图像上进行框选,框选中的区域内可见光图像会被红外图像覆盖,实现特定位置的红外图像输出,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者关闭图像叠加。
当前多个厂商已推出自己的双光摄像机,在摄像机上搭载一个可见光镜头和一个红外镜头,分别输出可见光图像及及红外图像。红外图像上可以以OSD的形式叠加温度信息。输出图像一般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作为两个视频源分屏显示。
现有技术一一般应用于简单场景,比如工业场景下视场中只有某个特定的物体需要获取红外图像或者温度数据,防疫场景中人流量较小或者人群是排队逐个通过视场,摄像机使用人员或者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可将光及红外图像中的被检测人或物进行一对一对应获取对应数据。而高密度复杂场景中很难通过人甚至是算法对两个图像中的人或者物进行对应,比如工业场景中视场中存在多个相似设备装置,而检测人员只需要对其中特定设备进行测量,可见光图像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设备上标签或者标号确认待测目标,但在红外图像中该类信息有可能无法显示,则检测人员需要通过其他方法确认红外图像中的待测目标;防疫场景中防疫人员可以在可一个包含密集人群的见光图像中较快确认某一个人,但是换成红外图像就会增加确认特定个人的难度,另一方面,当前绝大部分成熟的人脸分析算法模型都是基于可见光数据,无法通过算法在红外图像中进行人脸分析及跟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光图像叠加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可见光镜头与红外镜头的数据进行叠加,可以根据自行选择的叠加区域对特定目标或者特定区域进行红外追踪,能够准确获得所需要追踪的区域的红外数据。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光图像叠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可见光镜头和红外镜头拍摄的同一位置的原始图像,并将红外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进行拆分以得到红外图像;
根据在可见光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中设置的叠加范围计算叠加范围在红外图像中的位置;
根据计算得到的叠加范围在红外图像中的位置对红外图像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红外图像按照预设比例进行缩放;
使用缩放后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进行叠加,并将叠加后的图像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在可见光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中设置的叠加范围计算叠加范围在红外图像中的位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1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