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3409.5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盘校江;杨哲印;凌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星晟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89;G01S13/931;G06V10/8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冉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数据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多次采集激光点云数据不重合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处理的激光点云数据;按照采集区域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细分小组;融合每个小组的激光点云数据,组成预设的小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信息;整合所有小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信息,得到单一的目标立体环境数据信息;获取与激光点云数据相匹配的二维平面位置信息,并将目标立体环境数据信息投放于二维平面位置信息上,一一对应;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包括所有激光点信息和三维数据。本发明解决了对同一采集目标的多次采集数据时的数据信息繁杂、不重合的问题,提高了最后得到的数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测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点云是利用激光在同一空间参考系下,获取目标物体表面每个采样点的空间坐标,以得到一系列表达目标空间分布和目标表面特性的海量点集合。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服务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圈。精确的定位对于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等任务至关重要。
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系统中,激光雷达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可用于建立模型进行环境感知。现有技术中采用自动驾驶地图进行定位,虽然该自动驾驶地图为高精度地图,但是在自动驾驶地图数据采集时,由于受采集环境的影响及现有设备精度的限制,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采集时,同一目标的多次采集激光点云数据会出现不重合的现象,导致数据存在误差,使得得到的自动驾驶地图的数据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处理的激光点云数据;
S2:按照采集区域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细分小组;
S3:融合每个小组的激光点云数据,组成预设的小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信息;
S4:整合所有小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信息,得到单一的目标立体环境数据信息;
S5:获取与激光点云数据相匹配的二维平面位置信息,并将目标立体环境数据信息投放于二维平面位置信息上,一一对应;
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包括所有激光点信息和三维数据。
优选地:所述采集区域包括用于对激光点云数据划分类别的大区块和用于依据大范围块划分类别作进一步采集区分的小区块。
优选地:所述融合每个小组的激光点云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1:根据采集角度将重复的小区块归纳的采集区分内容进行删除;
A2:按照最新采集时间保留同一采集角度的采集区分内容,删除旧采集区分内容;
A3:按照不同采集角度将处理好的采集区分内容进行融合,以构成同一采集点的激光点云数据;
A4:根据二维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将不同采集点的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拼合,组成同一小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按照不同采集角度将处理好的采集区分内容进行融合,包括以下内容:
B1:依据同一采集点,对相邻采集角度的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划分重叠部分与非重叠部分的衔接分界线;
B2:以每帧采集图像上的衔接分界线为定点,覆盖相邻采集图像上的重叠部分为目的进行拼合;
B3:消除羽化融合拼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星晟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星晟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3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