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及使用的氨解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2936.4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门静涛;雍金贵;钱鑫;潘红;年兰兰;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生物(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0 | 分类号: | C07H1/00;C07H21/00;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李浩宇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生产 中固相 载体 氨解 方法 使用 | ||
1.一种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固相载体产品置于氨解釜中;
步骤二、采用氮气将氨水压至氨解釜内并喷洒至固相载体产品表面,利用氨解釜内的搅拌叶片上下运动的同时对氨水与固相载体产品搅拌以进行氨解;
步骤三、将氨解釜内氨解完成后的氨水和氨解物料通过滤筒对固相载体进行过滤;
步骤四、采用负压机构将氨解反应产生的废气进行吸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氨水通过氨水进料组件以及连接机构压入至搅拌叶片内,而后通过搅拌叶片表面的喷液端口喷洒至釜体内对固相载体产品进行氨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带动转轴与搅拌叶片转动,第一端头通过环形齿条与齿轮带动支杆以及螺杆转动,螺杆在转轴内升降以带动搅拌叶片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开启第二阀门,釜体内氨水和氨解物料通过排液管进入滤筒内,通过布置在滤筒内的滤网对固相载体进行过滤。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使用的氨解釜,其特征在于,氨解釜(1)包括釜盖(101)以及釜体(102),釜体(102)底部设有氨水进料组件(7);
还包括废气处理组件(8)以及搅拌组件(3),废气处理组件(8)包括布置在釜体(102)内的吸收柱(801),吸收柱(801)在釜体(102)内呈圆周阵列布设有多组,吸收柱(801)内部中空且位于其底部设有多组吸收端头(802),各组所述吸收柱(801)与负压机构连接;
搅拌组件(3)包括布置在釜体(102)内的搅拌叶片(301),搅拌叶片(301)在釜体(102)内呈圆周阵列布置有多组,搅拌叶片(301)内部中空且通过连接机构与氨水进料组件(7)连通,搅拌叶片(301)表面布设多组喷液端口(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使用的氨解釜,其特征在于,釜盖(101)轴心处布置有转轴(605),转轴(605)顶部连接第一端头(603),第一端头(603)与转轴(605)内设有贯通连接的第一空腔(611),第一空腔(611)与吸收柱(80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使用的氨解釜,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头(603)顶部设有锥齿轮一(609),釜盖(101)一侧设有驱动电机(601),驱动电机(601)连接锥齿轮二(602),锥齿轮二(602)顶部通过吸收管(606)与负压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使用的氨解釜,其特征在于,氨水进料组件(7)包括筒体(704),筒体(704)内部中空设置有第二空腔(703),釜体(102)底部设有与第二空腔(703)连通的氨水进料端口(701),搅拌叶片(301)与安装在套筒(501)外侧的支座(30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使用的氨解釜,其特征在于,支座(303)顶部设有螺杆(5),螺杆(5)与转轴(605)螺纹连接,转轴(605)外圆面呈圆周阵列布置有多组条形卡槽(610),各组搅拌叶片(301)滑动嵌入在条形卡槽(6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酸生产中固相载体的氨解方法使用的氨解釜,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头(603)内圆面设置环形齿条(607),螺杆(5)顶部连接支杆(604),支杆(604)末端设有齿轮(6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生物(滁州)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生物(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29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