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鲁兰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2672.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李树芳;徐沈远;张伟;郑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4 | 分类号: | C12N9/44;C12N15/70;C12N1/21;C07K1/14;C07K1/22;C07K1/34;C07K1/36;C12P19/14;C12P19/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鲁兰酶 突变体 工程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兰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其应用,所述普鲁兰酶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365位、第401位、第504位或第499位氨基酸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构建的普鲁兰酶突变体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与耐酸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其中突变体PulAR‑A365V‑401C‑H499A‑T504V的催化效率较野生型普鲁兰酶PulAR在pH5.0、6.0,60℃条件下分别提高了6.6倍与9.6倍;在60℃,65℃的半衰期分别比野生型普鲁兰酶提高了2.6和3.1倍,且在pH 4.5与pH 5.0的半衰期分别比野生型普鲁兰酶提高了1.6和1.8倍。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鲁兰酶,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定点突变与组合突变的方法构建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并用于制备热稳定性和耐酸性提高的普鲁兰酶。
(二)背景技术
普鲁兰酶(Pullulanase,EC 3.2.1.41)是一种淀粉脱支酶,能够专一性地断开普鲁兰糖、可溶性淀粉、支链淀粉和一些寡聚糖中的α-1,6糖苷键。普鲁兰酶广泛应用于糖化步骤,与糖化酶或β-淀粉酶协同作用,提高糖化效率,减少糖化酶或β-淀粉酶的使用量,从而提高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了最大化发挥普鲁兰酶和糖化酶或β-淀粉酶之间的协同效应,普鲁兰酶与糖化酶、β-淀粉酶需具有一致的作用温度。工业生产中为了达到糖化酶等的最大催化效率、减少染菌的机率,糖化过程温度和pH一般控制在60℃、pH 4.5-5.0,反应时间达到48小时以上。因此,耐热耐酸的普鲁兰酶亟需开发。然而大部分的从自然界中挖掘到的普鲁兰酶通常不具备在高温、酸性的条件下能够保持高活性和高稳定性。而且目前国内的普鲁兰酶市场被美国杰能科公司垄断,因此仍需对普鲁兰酶加大开发力度,摆脱对进口普鲁兰酶产品的依赖。
得益于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前沿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随着人们对普鲁兰酶晶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解析、酶催化机制等的深入研究。发明人前期从嗜热菌厌氧芽孢杆菌中克隆并表达了I型普鲁兰酶PulAR,该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55℃、pH6.0,但催化效率较低。本发明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构建催化温度、热稳定性、耐酸稳定性与催化效率显著改善的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促进淀粉酶法水解技术工艺发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工程菌及其应用,提升普鲁兰酶PulAR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与耐酸稳定性,解决野生型普鲁兰酶PulAR在高温、酸性条件下的催化活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所述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是将SEQ 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365位、第401位、第504位或第499位氨基酸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所述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是对普鲁兰酶PulAR基因(SEQ ID NO.2)进行定点突变与组合突变,将获得的突变质粒以热击的方式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获得菌株进行接种、转接、诱导,获得普鲁兰酶PulAR突变体蛋白。
本发明首先将野生型普鲁兰酶PulAR的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32a(+)-PulAR活化并提取质粒,并保存于-20℃。其次通过同源建模,获得待改造的普鲁兰酶的三维结构,选择位于活性中心附近的氨基酸残基,同时根据PulAR与耐酸普鲁兰酶的序列比对,确定了7个关键性氨基酸Q355、A365、T399、V401、Y491、H499与T504。以pET32a-PulAR基因为模板质粒,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突变质粒后,并转化,进行优势突变菌的筛选,获得正突变并进行叠加突变,筛选优势突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2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