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大白菜DW抗根肿病位点CRA8.1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1774.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4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椿雨;王燕燕;向贤裕;甘龙财;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袁善民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白菜 dw 根肿病 cra8 连锁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大白菜DW抗根肿病位点CRA8.1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涉及分子遗传育种领域。所述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有性杂交的常规育种途径成功将大白菜DW的抗根肿病位点CRA8.1导入到不抗病甘蓝型油菜品种ZS11和不抗病白菜型油菜品种黄籽沙逊中,并利用BSA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定位控制根肿病抗性的位点CRA8.1开发出与该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A08‑DW1,可以为培育抗根肿病的十字花科云薹属作物提供新抗源以及为抗根肿病基因选育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并显著提高抗性育种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遗传育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大白菜DW抗根肿病位点CRA8.1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肿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土壤传播疾病,专门危害芸苔属植物,它是由芸苔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引起的。大多数芸薹属植物,包括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甘蓝(Brassica olerace)和白菜(Brassica rapa)等,都能被根肿菌侵染,敏感植物在侵染后表现出根系肿胀症状,导致根系水分和养分输送功能障碍。最终枯萎和死亡。近年来,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造成十字花科作物和蔬菜严重减产。
目前为止培育和应用抗根肿病品种是抵抗根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的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大多数根肿病抗性位点已在白菜(B.rapa,genome AA,2n=20)中发现,并已将抗病位点引入不抗病十字花科作物中,明显改善其对根肿菌的抗性表型。事实上,对根肿病的抗性是一个相对的术语,因为宿主可以对从一个地区分离出来的病原体产生抗性,但同时又容易受到来自另一个地区的病原菌的影响,因为根肿病病原菌的遗传背景和毒力水平各不相同。另外,目前农业中使用的一些主要抗性位点提供了有效且高度特异性的抗性,但病原菌的效应蛋白基因会积累突变,从而导致抗性的丧失。例如,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在第一个CR品种商业化发布后仅四年,就发现了一种能够克服抗性的“新的”芸苔属根肿菌病原菌类型。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华双5R和华油杂62R在中国被广泛利用,它们对PbZj,PbCd具有抗性,但对PbTc和PbXm没有抗性。过去,人们根据一系列芸薹属植物寄主对特定病原菌的反应建立了不同的分类体系。最广泛使用的芸苔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a)分类系统是Williams系统(Williams 1966)。根据Williams系统,4型是中国最常见的根肿菌类型。由于,Williams系统对于鉴定中国的根肿菌类型存在一定具有局限性,因此最近研究者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根肿菌鉴别系统SCD(sininiticclubroot differential system)将中国的4号生理小种进一步划分为11个亚型(Pang etal 2020),这说明Williams系统确定的中国4号生理小种实际上是由类型丰富的根肿菌组成,因此加速筛选针对抗不同根肿病病区的抗性资源,鉴定新的抗性基因,对中国根肿病抗病育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大白菜DW抗根肿病位点CRA8.1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有性杂交的常规育种途径成功将大白菜DW的抗根肿病位点CRA8.1导入到不抗病甘蓝型油菜品种ZS11和不抗病白菜型油菜品种黄籽沙逊中,并利用BSA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定位控制根肿病抗性的位点CRA8.1开发出与该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A08-DW1,可以为培育抗根肿病的十字花科云薹属作物提供新抗源以及为抗根肿病基因选育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并显著提高抗性育种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大白菜DW抗根肿病位点CRA8.1连锁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分子标记筛选抗根肿病植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