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0062.0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颖;孔健;姚健;梁开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46 | 分类号: | H01L51/46;H01L51/42;H01L5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王宇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苝二酰 亚胺 组装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由依次叠加的导电衬底、电子传输层、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吸光层和对电极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步骤为:将导电衬底依次经洗涤剂、去离子水、异丙醇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后,旋涂浓度为0.2-0.5M的四异丙醇钛的乙醇溶液,旋涂速度为1000-2500rpm,旋涂时间为3-50s,旋涂完成后80-150℃加热形成致密二氧化钛层;然后继续旋涂2-4mol/L的介孔TiO2的乙醇分散液,旋涂速度为1000-3500rpm,旋涂时间为3-50s,旋涂完成后在马弗炉中450-550℃高温烧结形成介孔二氧化钛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吸光层的制备步骤为:在电子传输层上旋涂钙钛矿前驱液,旋涂速度为1000-2000rpm,旋涂时间为8-12s,再3000-5000rpm旋涂5s-40s,3000-5000rpm旋涂期间滴加浓度为0.1-0.8g/ml的苝二酰亚胺组装体前驱液,最后80-100℃条件下退火5-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层为碳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前驱液是由甲基碘胺与碘化铅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溶剂中配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苝二酰亚胺组装体前驱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苝二酰亚胺插层水滑石分散在甲醇中,加入酸性溶液除去水滑石层板,使用有机溶剂离心洗涤,最后分散在氯苯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溶液为丙酸或盐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氯苯、甲苯、乙酸乙酯、氯仿、三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掺杂苝二酰亚胺组装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苝二酰亚胺插层水滑石采用离子交换法或共沉淀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0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