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1163.7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丽;曲家波;王斯晗;王力搏;蒋岩;曹媛媛;霍宏亮;牟玉强;褚洪岭;马立莉;徐显明;于部伟;王秀绘;陈谦;马克存;高晗;孙恩浩;王玉龙;韩雪梅;黄付玲;李玉龙;韩云光;林如海;荣丽丽;王蕾;佟铁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1/41 | 分类号: | C07C51/41;C07C53/124;C07C53/126;C07C53/134;C07C63/04;C07C63/08;C07C61/08;B01J31/04;B01J31/22;C07C2/26;C07C2/32;C07C11/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有机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使有机酸盐与铬试剂发生复分解反应;
步骤2,反应后混合物进行水洗,升温至150~300℃,进行精制处理,得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
其中,所述铬试剂为水溶性铬化物,铬试剂中铬为三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盐是由有机羧酸和无机碱反应得到的,所述有机羧酸为至少含有4个碳原子的链烷基一元羧酸、环烷基一元羧酸或芳烷基一元羧酸,所述无机碱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所述无机碱以氢氧根离子计,所述有机羧酸和所述无机碱的摩尔比大于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盐与铬试剂在水和惰性溶剂存在下进行复分解反应,所述惰性溶剂至少包含沸点不低于150~300℃的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碱以氢氧根离子计,所述铬试剂以Cr3+计,所述无机碱与所述铬试剂的摩尔比至少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铬试剂为水合醋酸铬、水合硝酸铬、水合高氯酸铬、水合磷酸铬、水合磷酸二氢铬、水合硫酸铬、水合氯化铬、水合溴化铬和水合碘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溶剂至少包括C6~C18的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溶剂至少包括C10~C18的烷烃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C10~C18的烷烃的用量占惰性溶剂总体积的2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复分解反应温度为50℃~200℃;步骤2精制处理为逐步升温至150℃~300℃,并保持0.5~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羧酸选自正/异丁酸、正/异戊酸、正/异己酸、正/异庚酸、正/异辛酸、正/异壬酸、正/异癸酸、正/异十一烷酸、正/异十二烷酸、正/异十三烷酸、正/异十四烷酸、正/异十五烷酸、正/异十六烷酸、正/异十七烷酸、正/异十八烷酸、3-甲基环丁酸、环戊甲酸、环戊乙酸、环戊丙酸、环己甲酸、环己乙酸、环己丙酸、环己丁酸、环己戊酸、对甲基环己甲酸、异丙基环己基甲酸、甲基环己乙酸、乙基环己乙酸、苯甲酸、苯乙酸、苯丙酸、2-苯基丙酸、苯丁酸、2-苯基异丁酸、苯戊酸、3-甲基-2-苯戊酸、苯己酸、对甲基苯甲酸、间甲基苯甲酸、2,3-二甲基苯甲酸、2,4-二甲基苯甲酸、2,6-二甲基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酸、邻甲基苯乙酸、间甲基苯乙酸、2,5-二甲基苯乙酸、甲基苯丙酸、α-甲基苯丁酸、对乙基苯乙酸、对乙基苯丙酸、对乙基苯丁酸、4-丙基苯甲酸、4-丙基苯乙酸、4-异丙基苯乙酸、4-环丙基苯乙酸、异丁苯丙酸、4-丙基苯丁酸、1-(4-甲基苯基)-1-环戊烷甲酸、1-(对甲苯基)-环己甲酸、2-乙基己酸、2,2-甲基-己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为活性三价有机酸铬,带有三个空配位。
11.一种乙烯低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催化剂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活性三价有机铬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1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