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获引物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04628.8 申请日: 2022-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4507728A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发明(设计)人: 赵丁丁;夏琴;冒燕;孔令印;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C12Q1/6869;C40B50/06;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边人洲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捕获 引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捕获引物及其应用。所述捕获引物自5’端起依次包括测序接头、随机序列和酶切位点。本发明中以酶切位点的分析作为核心要素,结合PCR引物易于设计改造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将酶切识别位点引用到PCR引物的3’末端,从而创造出一种不依赖限制性内切酶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同时,在引物设计时在其5’末端加入相应的测序接头序列,通过简单的PCR扩增步骤即可获得直接能进行二代测序的文库,整个实验流程简单快速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捕获引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是妊娠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胚胎停育及自然流产的原因包括遗传学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50%早期自然流产和6%~17%死胎的发生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其中染色三体最常见,其次是三倍体、性染色体单体X、四倍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大部分存在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以自然流产的形式终止妊娠,难以存活至出生,而存活到出生的胚胎,多在短期内死亡,或存在多器官系统严重遗传缺陷,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发生自然流产时,检测自然流产妊娠产物(products of conception,POC)的染色体是否异常,对诊断妊娠丢失原因、评估复发风险和指导生育具有重要意义。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是指在体外受精的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异常,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遗传病传递的方法。目前,PGT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有荧光原位杂交(FISH)、SNP全基因组微阵列芯片(SNP array)和高通量测序(NGS)等。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检测方法是在体外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至3~5天时,取8细胞期的卵裂球细胞或者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得到基因组DNA,然后构建测序文库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后续分析。

目前常用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开基因组DNA,对指定部分采用高通量测序,并得到大量遗传多态性标签序列,以将物种全基因组的测序对策充分展现出来的方法。如CN110283892A公开了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褐菖鲉基因筛选和挖掘方法,属于分子标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基因组DNA提取;基因组DNA双酶切;连接反应;PCR扩增;回收序列片段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筛选和挖掘基因位点。但该方法可减少基因组的复杂度,实施过程简便,节约成本,同时不依靠参考基因组也能得到全基因组中的遗传多态性标签,因此广泛应用于分子标记开发、遗传图谱构建、基因/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群体遗传分析与分子育种领域。但现有简化基因组测序可捕获的SNP数目少(一般少于20万个),并且其建库流程相对复杂繁琐,或者需要经历末端修复、dA尾添加等繁琐建库流程,或者需要使用Pippin或胶回收等进行片段分选,同时要求具有更高的实验操作水平以及时间管控能力。综合上述原因,导致简化基因组测序鲜少在辅助生殖领域得以应用和推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且低成本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是基因检测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捕获引物及其应用,使用所述捕获引物能够通过PCR直接获得可进行上机测序的文库,省去繁琐的打断、末端修复、连接等建库操作,操作流程简单稳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捕获引物,所述捕获引物自5’端起依次包括测序接头、随机序列和酶切位点。

本发明中以酶切位点的分析作为核心要素,结合PCR引物易于设计改造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将酶切识别位点引用到PCR引物的3’末端,从而创造出一种不依赖限制性内切酶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同时,在引物设计时在其5’末端加入相应的测序接头序列,通过简单的PCR扩增步骤即可获得直接能进行二代测序的文库,整个实验流程简单快速易于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4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