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8246.9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曹毓琳;孙维;程世翔;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唐颐惠康干细胞产业平台(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9/12;A61K47/36;A61K47/42;A61P31/12;C12N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朱芳斌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包括背衬和附着于背衬侧面的含有灭活病毒的微针阵列,所述含有灭活病毒的微针阵列包含多根微针,其中每根微针包含基体以及负载在基体中的灭活病毒。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负载在微针中灭活病毒,使微针施用到皮肤后实现疫苗的高效透皮吸收,达到疫苗的长效稳定释放,解决了传统疫苗注射肌肉疼痛、多针剂注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微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病毒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并且已经对各国的经济及人民的生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病毒疫情逐渐被控制的情况下,疫苗的广泛接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病毒肺炎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这几种,主要的使用方式为肌肉注射。
而肌肉注射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必须要冷链储存,冷链储存会造成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大大增加;肌肉注射需要有一定的注射量才能产生作用,通常要进行一针剂或两针剂及以上的注射,不管是对于医疗资源的使用还是被接种者的时间安排都有一定的问题。
微针给药是一种新型的局部经皮给药技术,结合了贴膏剂的便捷性和皮下注射给药的有效性,规避了其它给药方式的不足,具有不触及神经、安全、无痛、高效渗透等多种优点。然而,现有技术中将病毒疫苗存在于微针贴片中是十分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负载在微针中灭活病毒,使微针施用到皮肤后实现疫苗的高效透皮吸收,达到疫苗的长效稳定释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包括背衬和附着于背衬侧面的含有灭活病毒的微针阵列,所述含有灭活病毒的微针阵列包含多根微针,其中每根微针包含基体以及负载在基体中的灭活病毒。
优选的,微针具有尖端和底端,尖端远离背衬,微针经由底端附着于背衬,尖端至底端的距离为200μm-1mm,底端直径的尺寸为100μm-500μm,相邻微针的尖端之间间距为300μm-800μm。
优选的,灭活病毒是通过在细胞基质上对病毒进行培养,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杀死但同时保持其抗原颗粒的完整性,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
优选的,所述基体是通过将包含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进行交联和/或干燥固化后形成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糖、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半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丙烯酸酯明胶和/或透明质酸,更优选甲基丙烯酸酯明胶。
优选的,所述背衬是通过将包含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进行交联和/或干燥固化后形成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糖、透明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半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透明质酸。
一种灭活病毒微针疫苗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疫苗通过在细胞基质上对病毒进行培养,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杀死但同时保持其抗原颗粒的完整性,即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
(2)向由步骤(1)获得的含有灭活病毒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能够形成基体的材料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基体材料占混合溶液的20%-40%,优选25%-35%,更优选30%;
(3)将由步骤(2)获得的混合溶液置于微针模具的成型孔中并填充成型孔容积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填满成型孔;
(4)使在成型孔中的包含基体材料和灭活病毒的混合溶液进行交联,从而在成型孔内形成微针,多个微针构成灭活性病毒微针疫苗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唐颐惠康干细胞产业平台(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唐颐惠康干细胞产业平台(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8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脉冲湍流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含有mRNA的微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