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堵漏组合物、堵漏浆及防漏堵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6028.1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8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张福祥;郭伟平;李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洲际海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洲际海峡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洲际海峡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2 | 分类号: | C04B28/12;C04B22/08;C09K8/42;C09K8/46;E21B33/13;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丽;张德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漏 组合 防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堵漏组合物、堵漏浆及防漏堵漏方法。第一堵漏组合物由一定质量比的粉末堵漏材料、细颗粒堵漏材料、细片状堵漏材料和短纤维堵漏材料组成。第二堵漏组合物由一定质量比的粉末堵漏材料、细颗粒堵漏材料、细片状堵漏材料、中颗粒堵漏材料和短纤维堵漏材料组成。第三堵漏组合物由一定质量比为的粉末堵漏材料、细颗粒堵漏材料、粗片状堵漏材料、中颗粒堵漏材料、粗颗粒堵漏材料和长纤维堵漏材料组成。防漏堵漏方法包括:确定钻井过程中发生的钻井泥浆漏失的漏速;根据漏速判断漏型:根据漏型确定堵漏浆进行堵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很好地实现了低压高渗天然渗漏、裂缝漏失和诱发漏失导致的井漏的封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完井、固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堵漏组合物、堵漏浆及一种防漏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井漏是全球钻井、固井施工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问题,尽管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但井漏所引起的非生产无效时间占全部非生产时间的65%以上,是导致钻井速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钻井成本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井漏严重影响钻井施工进度,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如果井漏处理方法不得当、不及时,还会诱发二次事故,如井塌、井涌、井喷,甚至会造成部分井段甚至全井的报废。
近年来,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同时,石油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却在不断上涨,要想实现石油开发降本增效就需要着重考虑降低和减少石油钻井中的事故。随着国际石油开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改进,石油开发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但钻完井施工过程中的井漏问题却一直严重影响着石油钻井的提速和降本增效。勘探区事故损失井漏占比超过70%,经济损失巨大。
随着钻井防漏堵漏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提出了多种解决井漏的方法,同时研制和开发了一些新型的堵漏材料和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以此指导当前钻井液堵漏工作。堵漏材料方面主要开发了桥接堵漏材料、高滤失堵漏材料、柔弹性堵漏材料。桥接堵漏材料、聚合物凝胶堵漏材料、水泥浆堵漏材料、膨胀性堵漏材料等几大类。特别是凝胶堵漏,近几年多有应用,也具有成功案例验证,并形成一整套配方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堵漏技术方面开发了超低渗透(无渗透)钻井液技术、微泡钻井液技术、无固相钻井液技术、井眼强化“应力笼”效应、绒囊工作液防漏堵漏技术、MPD控压钻井技术等。
但是针对于低压高渗天然渗漏和裂缝漏失、诱发漏失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堵漏体系和完整的防漏堵漏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适于不同漏失情况的堵漏组合物和堵漏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封堵由于低压高渗天然渗漏、裂缝漏失和诱发漏失导致的井漏。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堵漏组合物(记为第一堵漏组合物),其中,该堵漏组合物由质量比为3-5:2-2.5:2-2.5:2.5-3.0的粉末堵漏材料、细颗粒堵漏材料、细片状堵漏材料和短纤维堵漏材料组成;
其中,所述粉末堵漏材料的粒径150微米;所述细颗粒堵漏材料的粒径为150-850微米;所述细片状堵漏材料的直径≤380微米;所述短纤维堵漏材料的长度2500微米。
在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粉末堵漏材料的粒径≤5微米。
在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细颗粒堵漏材料的粒径为250-850微米。
在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细片状堵漏材料的直径为150-380微米。
在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短纤维堵漏材料的长度为大于等于500微米小于2500微米。
在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粉末堵漏材料包括碳酸钙和云母粉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细颗粒堵漏材料包括碳酸钙和果壳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洲际海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洲际海峡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洲际海峡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洲际海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洲际海峡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洲际海峡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6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分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济增长动态模拟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