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声氧化技术高效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1448.0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华;张文超;胡小英;杜建伟;李彦希;张明杨;田雨;贺框;徐晓玲;王李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工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32 | 分类号: | C22B34/32;C22B7/00;C2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声 氧化 技术 高效 提取 电镀 污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氧化技术高效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包括:调节电镀污泥含水量以及pH;然后将双氧水投入预处理后的电镀污泥中,然后在声能密度为0.5~0.8MJ/m3的条件下以300~450r/min的搅拌速率持续超声处理0.5~1h;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浸出处理、铬回收处理;本发明整体工艺设计合理,利用超声氧化技术有效地对电镀污泥中的铬进行回收,且具备较高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氧化技术高效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记载,电镀污泥是指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铜、铬等重金属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成分复杂。由于电镀废水量大、成分复杂、COD高、重金属含量高,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处理电镀废水的同时也将形成大量的电镀污泥,这些电镀污泥具有含水率高、重金属组分热稳定性高且易迁移等特点,若不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并且由于各电镀厂产量小、点多,各种重金属污染扩散和流失可能性很大,加之各电镀企业的原料和工艺不同,电镀污泥处置方法不一样,单独处理和综合利用成本很高,长期堆存又将导致环境污染和有用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电镀污泥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以实现对电镀污泥无害化的稳定处理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超声氧化技术高效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超声氧化技术高效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包括:
S1、电镀污泥预处理
调节电镀污泥含水量为35~40wt%、pH为8~10;
S2、氧化处理
以50~100L/m3的投加量将双氧水投入步骤S1预处理后的电镀污泥中,然后在声能密度为0.5~0.8MJ/m3的条件下以300~450r/min的搅拌速率持续超声处理0.5~1h,得到氧化处理后的电镀污泥;然后在95~105℃条件下烘干处理8~10h,再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氧化处理后的电镀污泥颗粒;
S3、浸出处理
用硫酸对步骤S2氧化处理后的电镀污泥颗粒进行浸出处理,得到含铬浸出液;
S4、除杂处理
采用水解法去除步骤S3得到的含铬浸出液中的铝离子和锌离子,得到除杂处理后的含铬浸出液;
S5、铬回收处理
向步骤S4除杂处理后的含铬浸出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铅溶液,得到铬酸铅沉淀,以回收铬。
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的浸出处理具体为:用浓度为0.5~0.6mol/L的硫酸与步骤S2氧化处理后的电镀污泥按照液固比为20~30ml:1g的比例在温度为45~50℃的条件下以200~25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混合3~5h;然后过滤,收集液体,即得到含铬浸出液。
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的浸出处理具体为:用浓度为0.5~0.6mol/L的硫酸与步骤S2氧化处理后的电镀污泥按照液固比为20~30ml:1g的比例在温度为45~50℃、超声功率为300~400W的超声条件下以100~15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混合2.5~3h;然后过滤,收集液体,即得到含铬浸出液。
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的浸出处理具体为:用浓度为0.5~0.6mol/L的硫酸与步骤S2氧化处理后的电镀污泥按照液固比20~30ml:1g的比例在温度为45~50℃、超声功率为900~950W的超声条件下以150~2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混合0.5~1h;然后过滤,收集液体,即得到含铬浸出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工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工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1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