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采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6829.X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升;王健;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46/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法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5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采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采摘方法,采用草莓采摘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整理梳和滑动设置在整理梳中的切割梳,整理梳包括整理管体和多个间隔固定在整理管体上并排列成一排的整理梳齿,切割梳包括切割杆体和多个间隔固定在切割杆体上并排列成一排的切割梳齿,本发明采摘方法采用前述采摘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整理梳和切割梳,使得整理梳能将草莓果实整理到整理梳的一侧,而切割梳设置在整理梳中,通过拉动切割梳,能将草莓的藤一次切断。实现批量采摘,由于整理梳是从每垄的一端插入到草莓藤蔓下侧,插入时能最大程度的避开与草莓接触,不易挫伤草莓。
本申请是专利申请号:202010740940X,专利申请日:2020/7/29,专利名称:一种草莓采摘装置及采摘方法,专利申请人:山东交通学院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采摘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莓采摘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在成熟后采摘多数是由人工进行的,摘果时需要弯腰,劳动强度大,并且采摘需要一颗一颗的采摘,采摘效率很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1229656.0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草莓采摘装置,该发明将设有梳齿状向导结构的簸箕型采摘装置沿种植坡面自下向上铲起草莓簇,利用草莓自重使果实自然下垂并盛于底板上铺设的缓冲材料垫,同时使多节草莓秸秆分别导入底板前端的梳齿状向导结构。最终推动插槽手柄挤压弹簧,用装置背部的分组刀具进行统一切割采摘,秸秆切断后果实沿底板上表面的缓冲材料垫缓慢滚落至底部,待倾倒入篮筐或其他统一收集容器后便可进行下一次采摘。
该草莓采摘装置虽然一次能采摘多颗草莓,但是由于是沿种植坡面自下向上铲起草莓簇,而成孰期的草莓会贴近草莓藤蔓最外侧地面,因此容易挫伤草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挫伤草莓且能批量采摘的草莓采摘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莓采摘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整理梳和滑动设置在整理梳中的切割梳,整理梳包括整理管体和多个间隔固定在整理管体上并排列成一排的整理梳齿,切割梳包括切割杆体和多个间隔固定在切割杆体上并排列成一排的切割梳齿,切割杆体可轴向滑动的插在整理管体中,整理梳齿比切割梳齿多一根,切割梳齿的后侧设置有刀刃,每个切割梳齿位于两个整理梳齿之间,每个切割梳齿的前侧的整理梳齿上具有容纳相应切割梳齿的槽,当切割杆体在整理管体中运动过程中,所有切割梳齿具有同时进入其前侧整理梳齿的槽中的第一状态和同时靠到其后侧整理梳齿上第二状态,所述的整理管体和切割杆体之间连接在切割杆体不受外力时保持第一状态的回位弹簧。
为了便于收集果实,包括有收集网袋,收集网袋的口部的一侧挂在整理管体的两端上。
为了便于控制整理梳翻转,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撑块、固定在支撑块顶面上的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上端的手柄,整理管体的后端与支撑块的下端转动连接,立柱和整理管体之间设置有翻转操纵机构,翻转操纵机构包括固定杆、连接杆、滑套和助推件,固定杆一端固定在整理管体上,滑套滑动连接在立柱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固定杆和滑套,助推件包括滑块、弹簧和弹片,滑块滑动插在立柱中,滑块的前端为楔形,滑块的左侧面设置有弹片槽,弹片的一端与弹片槽固定,弹片的另一端自由,当弹片与弹片槽贴合时,弹片的自由的一端与滑块楔形端平齐,弹簧连接滑块与立柱,当滑套从下限位滑动到固定杆和连接杆在一条直线上时,连接杆越过滑块并且弹片弹出顶在固定杆上并对固定杆作用有推力。
在整理梳贴到地面上时,立柱能保持直立状态,便于操作,所述的滑套从初始下限位运动到最高位再从最高位运动到下限位过程中,整理梳翻转90度,整理梳所在的面与立柱的轴线的初始角度为60-90度。
为了便于上下拉到滑套,所述的滑套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为了便于操作,所述手柄和立柱呈T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6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