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体垃圾清理回收的水下清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5299.7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2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范瑞峰;孙基男;谢广明;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C7/00;E02B15/10;E02B15/08;A01M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垃圾 清理 回收 水下 清淤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体垃圾清理回收的水下清淤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水下清淤系统还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以对水域区域的垃圾进行回收储藏的垃圾回收仓、对水域区域的垃圾进行截留并转移至所述垃圾回收仓的转移模块、和将所述垃圾回收仓内的回收垃圾进行淤泥脱落处理的去泥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水域区域的水面上的漂浮垃圾和水面下的水下垃圾进行分别收集处理,有效提高对水域的垃圾清理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垃圾清理回收的水下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垃圾是指水体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垃圾影响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现有技术公开的WO2015154546A1、WO2014038732A1、WO2014111258A3、和CN108791732B,如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海漂垃圾打捞船及海漂垃圾打捞方法,其中海漂垃圾打捞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有垃圾回收系统,所述垃圾回收系统包括单点系泊装置,所述单点系泊装置与船体的首部连接,所述船体的首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船体的首部设置有两个垃圾拦截板,所述船体的首部还设有脱水机,所述船体中设有压缩装置,所述船体中还设有垃圾输送装置,所述船体中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连接有Wifi模块,所述船体上设有信号接收器;海水及垃圾共同进入到船体中经过脱水后通过压缩装置压缩,然后通过垃圾输送装置运送。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船体对水域垃圾的回收效率低、船体对水域的垃圾的收集范围小、不能针对水域垃圾的情况进行收集速度的适应调节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船体垃圾清理回收的水下清淤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体垃圾清理回收的水下清淤系统,所述水下清淤系统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以对水域区域的垃圾进行回收储藏的垃圾回收仓、对水域区域的垃圾进行截留并转移至所述垃圾回收仓的转移模块、和将所述垃圾回收仓内的回收垃圾进行淤泥脱落处理的去泥模块,其中,所述转移模块包括对漂浮于水域区域的水面的漂浮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的漂浮垃圾回收单元、以及对水域区域的水面下的水下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的水下垃圾回收单元,所述垃圾回收仓包括设置于所述船体的至少一个储放箱、与所述储放箱同轴套设且其外壁与所述储放箱的内壁以预设距离相对设置的内筒箱、均匀分布设定至于所述内筒箱的筒壁上的渗漏孔、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内筒箱的底筒面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放箱子的底箱壁的支撑柱、将所述储放箱架设于所述船体上的支撑架、和其中一端与所述储放箱的底箱壁连通设置且另一端延伸至船体的外界以将所述储放箱内的水液排除的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垃圾回收处理单元包括配合设置于所述船体的相对侧端的环状闭合结构的回收环、分别驱动各所述回收环相对所述船体进行转动以对漂浮于水面的漂浮垃圾进行圈拦的回收驱动机构、围绕配合于所述回收环的其中一端且具有均匀漏孔结构的拦截网、和将圈拦进入所述回收环的内环区域的漂浮垃圾单向驱动至所述拦截网内的单向回收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水下垃圾回收单元包括对所述船体附近的水下生物进行声波信号驱逐的驱逐单元、配合于所述船体且对水下垃圾进行拦截并且转移收集至船体上的转移机构、和对所述水下垃圾进行识别进一步控制所述转移机构的转移速度的速度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